温柔外壳下的青春真理

1,种草特雷门琴 2,看起来,故事情节会比较松散,与其说是在叙述,不如说是回忆,或者读日记。窦子勇敢地大声撒谎的一刻,趁着夜溜进宿舍,白猫堂下的二人,旧礼堂外的雪,这些值得铭记的片段粗糙地衔接在一起,构成了对那段时光的全部热爱。 我想起了一句话:“当你站在人生的尺度上俯瞰当下,一切选择都没有那么至关重要。”因此,窦子,小君,路易上的矛盾与选择,并没有以一种苦大仇深的形式爆发在他们之间,他们与亲人之间。小君,家人的期待;路易,家族事业与个人热爱;窦子,勇敢追求心愿。每一次挣扎都可以让整个青春的梦破碎而消散。中段,看到路易把自己包裹进黄色连帽衫,我不由得心头一紧,脑子里已经在恐惧家长逼迫,乐队夭折的坏结局。但是,山田尚子再一次保护了我们童真的期待,用结尾的联欢,友谊的继续延伸了想象;用温柔而简单的和解,完成了青春的升华。 青春不只是友情、爱情与汽水,它的真义是一次发现自我、拥抱自我的旅行,是找到人生价值观的一场成人礼。看了一些评论,也有不少人觉得小君退学的事,居然连监护人都不知道;路易可以在压力满身时仍然抽出大量时间排练,实在不着边际,像又一部无病呻吟式的“独立宣言”。我却觉得,整个电影营造的易碎的梦,一处处看似不着边的闲笔,不是简单的大圆满童话,而是以返璞归真的口讲述了这个成人世界中不再提及的真理。 当我们身处现在,不免因为嘈杂的环境迷失自我,一个小小的变故比天塌了大。可当我们再回望,退学的决定、组建乐队的谎、上台前不被认可的紧张都只留下了轻描淡写的镜头,岁月的刻刀可能更像雪地里留下的车辙,当隔阂融化,风雪里的难也将成为骄傲的谈资,挣扎的瞬间也将屈服于鲜花的热烈,变成幸福的回忆。我们当下缺少的,反而是以发现美丽颜色的目光温柔看向世界的心吧。 3,窦子的三次舞蹈。第一次,悄悄地舞,狭长的走廊里回荡歌声,被发现了,窦子汗流满面。第二次,对朋友一边诉说内心一边舞,那是她曾经的梦。第三次,花园里尽情地舞,恍惚中,窦子似乎发现了自己的颜色。舞蹈这个线索细腻地表现了窦子心态的转变,有没有人偷偷看,或者是对着谁在倾诉,在电影最后的,全部变得不重要了,因为她找到了自己。 4,颜色。把窦子的眼睛定义为超能力并不恰当。定义成“通感”“联觉”也不贴合电影表现的方式。不如说颜色是一个人的符号。小君的蓝,深沉静敛,一如她言辞不多,喜欢思考;路易的绿,肆意生长,一如他坚持所爱,珍视友情。颜色,在电影里是自我的象征 最后窦子的颜色也揭示了(好像是红色),加在一起,正好是三原色,三原色混合后便创造出无限的颜色。千万种色彩,哪一种属于我们呢 5,所以窦子为什么看不到自己的颜色,也不难理解了。 6,不得不说,电影的配色也富有少女感和童话般的梦幻。尤其印象深刻的片段,一个是雪花球映射到现实之中,纯洁的白与熏香的紫;另一个是启行时路易散向天空的一把彩带,仿佛纷飞的理想。 7,很感动的一部电影,对生活失去了热情时,也许是它再次唤起你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