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不像女人,从小就活在失权的恐惧里

表哥来了长沙,到我哥家找我玩。 他一边参观我哥的房子,一边聊起了婚房的男女出资比例。 他说好像只听说过父母给儿子买房,很少听说过给女儿买房。你爸妈有打算给你买房出资吗? 我说肯定不。湖南好像没有这样的习俗,能给女儿买房的只有两种情况,一是独生女,只能选择给女儿置办产业,二是家里钱多,那么多套房给一套两套也无所谓。 他说那结婚买婚房怎么办?反正我家的话,是不太能接受贷款的,准备爸妈给一部分,我出一部分,女方要是想在房本上写名字,那至少也要出一半钱。 他说你知道吗,现在法律规定了,想在房产证上登记名字就必须出资。 我说哦,那可能我会自己出钱吧。 他很开心地向我分享了他的新时代进步式婚房观,用一种隐隐不理解怎么会这样呀的语气表达了im so sorry。 我很难堪地承认了我也只是准备被泼出去的水,在传统的双子女家庭里继续做那个长大后就没有自己的家的女孩。 如果说家人聚得最齐的地方是家,可那是我哥哥家,兄妹的家是不能共享的,如果说我爸爸老家的房子是家,可是那里去年早就挂上了一张全家福,我去拍照了可是照片里没有我,如果说我身下躺的这张床是家,可连这张床我都只是一月一交租。 生养我的家尚且这样,随时准备着让我成为一个外姓人,何况真的作为一个外姓人走入一个所谓夫家呢。 我们去韩餐店吃饭,又聊到以前的恋爱经历。 他问我以前的恋爱就只是谈吗,现在还没有性经验吗? 我说是,读书时候谈的就这样。 他下意识说,那你这点在相亲市场是很加分的。 我身上瞬间涌起毛躁的反感,被人当做待价而沽的商品并因一张处女膜给予奖励,像是被一床阁楼满布灰尘的厚毛毯湿淋淋地从我鼻孔与眼睛上方滚过,难以呼吸。 我用表情传达我的不适并且回应,我不认为我跟这类会根据处女与否给人打分的人三观就会相合。 他说没办法,现在现实就是这样,就像女人出于繁殖本能也会关注男人的财富多少一样。 我想说不一样,男人关注女人贞洁与否只是占有欲作祟。 我们吃完饭在挑电影看,他说想看豆瓣评分高的,拢共几部我翻来覆去挑。 我说只有一部片分很高,但题材你不一定喜欢。 他说哪一部? 我说还有明天?豆瓣9.4分。 9.4分,你确定真的有这么高?那一定得去看。 可是这是讲女权的,你会感兴趣吗,我是昨天就想去看看的。 他说,我对女权当然感兴趣呀。最近好几部高分片都是讲女权的,爱情神话,好东西。 我说,好吧。 看完电影我们开始在路上讨论。 他先起头说,你不觉得她女儿有点恋爱脑吗? 我迷惑,不就是普通恋爱吗,这个年纪有这系列反应挺正常的。 他说,那你不觉得她和她男朋友的恋爱模式很那个吗,我们现实生活中其实女生也会这样啊,就是对另一方强烈的控制欲。 我更迷惑了,今天不是看的是女性被压迫被迫害的电影吗,怎么转了一圈就关注到恋爱脑了呢?还要把电影里男人的恶套到女人身上讨论。 我说男方显然就不止是占有欲了,镜头隐射了他会成为她爸爸那样的人,而且他有家暴倾向,他用手掐住女主脸颊女主一直喊疼的片段你没有看到吗? 于是他换一个方向继续聊,女主为什么不和人私奔呢,还要在这个家里忍受,明明对她来讲很简单就能逃离了。 我震惊,很简单?要逃到哪里去? 随便哪里,何况她可以跟她初恋走,他爱她,她至少也不用被家暴了。 我反驳,和修理工初恋私奔就一定会让生活变好吗?这不过是换了个男人寄托希望,新的问题可能也会接踵而至,万一这也是个坏男人呢?这根本不能真正改变她的处境。 我回忆之后的片段。 何况她最后即便下定决心去投票也不完全为了自己,更多的是恐惧女儿会重蹈她的覆辙,所以她根本不会单单为了自己的幸福而选择私奔。 上车之后我们继续讨论。 聊到家暴,另一个重要主题。 他夸起来,电影用舞蹈处理家暴镜头真的很棒,毛骨悚然。 我说,确实。 他说,但我从小到大亲眼见到过的唯一一场家暴,就是一个阿姨对我爸的。 等等,哪个阿姨,你爸现在的妻子吗? 不是的,是他当时出轨的那个阿姨。你知道这件事吧? 我猛摇头,我不知道啊,当时还那么小,只知道我姨和你爸离婚了。 他继续讲,那个时候我爸带我过去住过,那个阿姨性格真的很极端你知道吗,她惩罚我爸的时候,会直接用烟头烫他胳膊。 我说,那很吓人了。 他点头,突然发生抱怨,怎么男人被家暴就没人帮忙去发声呢? 我说,那你爸分手就行了啊。 他说,是的,这种性格他们肯定是过不下去的,后来也分了。 我说,可是女性被家暴就完全是两种处境了。首先男女体力太悬殊了,女人家暴男人,只要男人受不了实际上马上就能反抗,不可能出现被打到二级伤残,被打到濒临致死的情况,但前段时间的新闻你看到了吗,有个姓谢的女人被打伤了肾脏,终身挂粪袋,男人有可能被打成这样吗?还有个新闻,一个开面馆的男人把他老婆活活烫死煮死了,这难道不恐怖吗。 他说,我看过这个新闻。 我继续说,而且这种家暴最恐怖的地方在于,离不了婚。我觉得被打一次,好,可以,就当看清了这个人,为自己错误眼光买单,那我能用法律惩罚他,或者至少能选择离开。可是事实是现在很多地方,即便家暴也还是要经历离婚冷静期,还是要被调解被判夫妻感情尚未破裂,逃不掉。 你说这还有希望吗? 他大概觉得我的话有点多,也接不上茬,开始专心开车。 但我的情绪被点起来了,于是我打算继续和他聊观后感。 我说,你不觉得她女儿和她的关系很微妙吗,母亲和女儿之间的感情好复杂。 他说,是,她妈妈最后攒的钱留给女儿上学了,她妈妈很爱她。 我说,嗯嗯,不过她女儿对她有点爱恨交织,不知道你发现没。 他说,很正常吧,她破坏了她女儿的爱情,她女儿那个年龄是会埋怨的。 我说,不是指这个,她女儿更多是恨铁不成钢,不敢反抗也不敢私奔,觉得她太懦弱。她中间说了一句话你有印象吗? ‘我一定不要成为你这样的人!’ 嗯嗯,我看到这句台词了。 可能她女儿也希望妈妈更幸福一点吧,同时又痛恨她给了自己一个很坏的模板,恐惧自己未来也要经历这么无望的人生,才会又爱又恨的。 有道理。 我不管他懂不懂,总之有种强烈的欲望去倾诉我自己的恐惧,作为女儿。 我说,你不觉得这种家庭在东亚社会很常见吗,直到现在也是。我们家族就有点像这种这样。我也蛮害怕的其实。 他大惊,你们家也有家暴吗? 我说,不是,就是女人像家庭的仆人,一辈子围着家人打转、服务。 他说,你妈现在在你哥家带孩子吧,她一个人干所有活,你嫂子不干? 我说,我嫂子也帮忙干一点,但大头还是我妈。不过我嫂子干不干对我来说有什么影响吗,它本质就是将家务从一代女人转移到了下一代女人,对于我来说我们家庭里女人的处境还是没变啊,能安慰到我什么? 他说,其实我们这一代00后已经不同了,你完全不用担心这些,不过你哥哥不会帮忙干吗? 我说,也会,我们家里地都是他拖的,偶尔会帮孩子洗澡,或者周末做顿饭,但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坐在阳台玩游戏,当甩手掌柜。 偶尔我是理解这种分工的,我哥在外上班,我嫂子家庭主妇,那家务势必就要多承担一点。但我还是会不由自主恐惧,未来我也会迫不得已回归家庭吗,或者即便有工作,也要顺从这种固有的分工承担多得多的家务劳动吗,直到最终顺从于这种母职传承,再为这种奉献自我安慰自我感动。 他说,啊,现在的多数家庭还是这样吗?我妈后来找的所有男朋友都是很勤快,照顾她的,我姨夫人也很好,每次过来都干活,你完全没必要害怕,社会会改变的。 我说,真好啊,那你们家其实还蛮模范的。但事实上大多数家庭都还是我们家这样。比如今年过年,我发现我们大家族,就是从我太爷爷那代开始,每个亲戚家都是这种女人做饭干活,男人喝酒打牌享乐的模式,太吓人了。今年我也被指挥必须干活,当时因为我在做别的事收拾桌子迟了,还会被桌上酒足饭饱的男人指着说,我这种女人懒成这样,就算嫁出去也会被退货的。 我当时听到人都傻了,我努力读了那么多书,到头来还是会被这种人用这种方式来审判我的价值吗。 他说,都现代社会了,这种情况肯定会改变,你没必要害怕的。 我说,我理智上这么觉得。但你真实地坐在那样一个家族的餐桌边,你所能看到的所有女性长辈,都被驯服在这种规则之下,没有任何一个例外,你真的会忍不住恐惧的,你会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思考你真的有能力打破这种代际传递吗,你现在就不得不融入她们端盘子递水,那过二十年三十年,如果她们老去,男人们还是不做,总需要人来干这些活,你能忍住不因心疼她们而接手这一切工作吗?到时候就是不得不,不得不继续作为女人,在这个家庭里继续伺候男人。 而男人只会觉得理所应当。 我越说越觉得自己沉湎于一种绝望的情绪里。 可他还是说,你的害怕很多余。 然后他又提起,你今天从你哥家走的时候,为什么要洗碗啊? 我下意识回答,碗是我周末吃饭用过的,我不洗就得我妈洗,何况自己随手能做的事干嘛留着麻烦别人呢? 他说,你看,我要是你, 我就不会洗。 我突然觉得最后一个话题和我们今天第一个话题接续上了,作为女儿的难堪,又被轻飘飘地戳破了呀。 果然。 男人不像女人,从小就活在失权的恐惧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