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盈温暖的年代剧,如何让我们大破防

赶着电视台二轮播出,终于延迟追了这部剧。它避开了时代苦大仇深的“重”,去聚焦在小巷里人与人感情的“轻”,有邻里之间、夫妻相处、闺蜜之情。从恢复高考的70年代讲起,用孩子们考高中、考技校、考大学的升学线、工作线来贯穿。 每个家里都能找到一位“黄玲” 如果说开头几集被1.0小演员们活泼可爱吸引,那么第9集是第一次被气到。阿爹阿婆上门要求儿子一家收留外甥鹏飞,黄玲不惜撕破脸拒绝。庄老师脸上挂不住对黄玲道德绑架,黄玲开始翻过往“旧账”:庄老师一直上交工资给阿爹阿婆,即使一家人生活紧巴也要不回来;生筱婷时和自己大吵、一茬又一茬地帮扶弟弟妹妹…… 第3集轻描淡写地讲出了黄玲家庭背景优渥,就是因为出身不好没有再继续学习,早早进工厂打工、嫁人、生子。如果没有这些,黄玲也有可能是宋莹吧。 一时间联想到自己的姥姥,地主家庭出身,嫁入一个大家庭,也是长媳。今年姥姥90岁了,时不时会有些糊涂,总是念叨着过去的事,和婆婆怎样怎样了,如何操持一大家子了,说实话,虽然聆听了一遍又一遍非但没有共情,反倒是不爱听、不耐烦。如今看到剧情时突然有画面了,看到黄玲一个人做一桌菜、一个人带孩子搬家、一个人蹬自行车赶路、和公婆拌嘴、为儿女争取……姥姥当年可能也是这样的吧,在多少个夜晚里心灰意冷和委曲求全。 黄玲或许是母辈或上一辈母亲的缩影。 现代女性宋莹 纵观全剧,宋莹是最明媚且闪闪发光的角色。观念意识超前,遇事首先考虑自己的需求、感受,不会为了别人眼光或孩子做表面上的自我牺牲和自我感动。很现代女性。永远穿着漂亮衣服、时髦的鞋子,那时以素色、低调为穿衣主流的时候,她的红衬衫、外套不知有多少件了。她在灰蓝工装浪潮中划出的亮色,不仅是审美革命的轨迹,更是自我意识觉醒的宣言。 对自己亲儿子,不是把所有好东西都给你,妈妈只要看着你好就行。相反,她用平等甚至“自私”解构着传统母亲的牺牲叙事。新面馆开张,她会背着儿子,偷偷与玲姐筱婷去尝鲜,哪怕被儿子发现大呼“抛夫弃子”之时也没有“我应该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愧疚,只从大碗面里分了一小碗给儿子。与之对照的,玲姐把大部分面分给了儿子。当玲姐让宋莹给冻哲订牛奶补充营养,宋莹同样也给自己订一瓶,名曰美白美容。 愿每个女孩都能把自己作为第一排序,漂漂亮亮,又争又抢。 男生,还得是要情商高 小院里有3位男孩子,图南、栋哲、鹏飞,个个都是好青年。图南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品学兼优;栋哲按妈妈的说法就是皮猴子,有各种“不着调”的特长,学习好不好主要靠心情,直到高中时长开成“厂花”,为筱婷被拔气门芯报仇、在筱婷尴尬时递去一件衣裳、替筱婷挡下一个巴掌。男孩从小皮一点好像也没啥哈。 鹏飞的后劲真是太大了,看剧时不下两次给朋友发信息说“鹏飞真好,仗义、有情有义”。鹏飞不是读书的料,在“教育专家”庄老师手下也未能“脱胎换骨”。虽然文化浓度不高(其实也高中毕业了),但在情义这块简直没挑。对大舅大舅妈、妹妹、兄弟皆如此。刚工作赚钱,就给妹妹筱婷换了新饭盒;知道筱婷在阿婆家拘谨,吃饭时给妹妹夹菜;当大舅和筱婷起冲突,图南左右为难时,鹏飞则果断说“我站筱婷”;给大舅大舅妈买点心、囤生活用品,虽然从血缘上应该和舅舅亲近但其实最能共情大舅妈的委屈和辛苦,有时甚至故意“为难”大舅,多次为大舅妈出头挡事。最让我感动的是这个镜头,当鹏飞、大舅、大舅妈三人一起吃饭时,鹏飞跟大舅妈脱口而出豆浆做甜了要换成咸口,毫无顾虑,语气自然得就像面对亲妈一般。 无论恋爱还是婚姻,栋哲、鹏飞都会是不错的对象,给另一半的体验感都会很好,他们深悉提供情绪价值之道。图南可就不一定了。 “时代变了”的含金量 小敏技校毕业本以为顺利进厂接班,结果厂进不了铁饭碗没了。对小敏一家尤其其母亲来讲简直天塌了。后来小敏想开要学习美容美发,母亲极力反对,觉得不正经。争执时,小敏说了句,“时代变了”。当时进厂、有编制被认为是唯一的康庄大道,谁知大把的机会已悄然来临。一鸣抓住发展个体经济机会的,摆地摊、开小卖部,鹏飞盯上出行需求开客运公司,林工做兼职当顾问、图南和兄弟们一起利用信息差倒买倒卖,一开始都不被理解甚至被误解,哪知他们才是最顺应时代、走在前沿的那批人。 反观现在,即使经济格局、个体需求已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那时候的新青年们已成为长辈,可能大部分依旧认为有一个稳定工作、找对象结婚是儿女们必须的。因为那是他们都曾经历过的,毕竟熟悉的才是稳妥的。现实是什么呢,工作机会通货紧缩,自由职业者大行其道,单身青年们享受自由,结婚夫妻不生孩子。 一代有一代的时代变了。 没看剧时确实有点不懂,为啥《小巷人家》老在热搜出现,有这么多讨论。看完后发现它的火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早播一年或晚播一年都未必能有今天的强烈共情。虽然讲过去的故事但一点都不过时,里面对于时代机遇的把握、赚钱思路的打开、找工作的难处、女性友谊,都能映照现在,辐射各年龄阶段群体。 当然最动人的是里面处处体现情。剧中讲述情感的颗粒度非常细小,很难单纯用母爱、兄妹情、闺蜜情、夫妻情笼统概括出的。经常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细究起来都是可以展开值得大讨论的话题。比如筱婷向父亲灵魂拷问:你究竟是喜欢我还是学习成绩好的我?比如鹏飞看待阿爹阿婆的偏心,对他们没有恨,只是不亲。真正的家不是血缘的捆绑,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互相托举的温暖。 总之,整体上快快乐乐看完了,看着那时的人们朝气蓬勃、斗志昂扬、对生活有奔头可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