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大戏

叙述手法非常巧妙 “亚当与夏娃,为《圣经》里记载的人物,是耶和华神所创造的人类,亚当是世上第一个人类与第一个男人,后来耶和华又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了第一个女人夏娃,并让他们结为夫妻,共同生活在幸福的伊甸园。可是后来夏娃受蛇的诱惑,偷食了禁果,并让亚当食用。耶和华发现后,对亚当和夏娃进行了惩罚,把二人逐出了伊甸园,二人最后成为人类的祖先。” 必须细品这一典故才能真正看懂《蛇》 对照去找什么是“耶和华”?什么是“亚当”?什么是“夏娃”?什么是“苹果”?什么是“蛇“?这个典故暗示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没有固定答案。 在我看来,《蛇》大致有四层内容。 第一层:也就是表象,精彩的谍战。 第二层:角色功能,差不多等同于很多影评写的四个人都是为了信仰。虽然最后戴维斯给弗拉索夫放了蛇的典故,真正的蛇其实是博伊尔,影片也暗示性的给了好几处他的蛇标烟盒。(华生,当你在动物园里站到蛇的面前,看着这种蜿蜒爬行的剧毒生物,看着它可怕的眼睛和邪恶的扁脸,你一定会有一种厌恶的感觉并且想要避开吧?)演员演的确实精彩。 弗拉索夫是骑士,贝尔东是谋士,戴维斯兼有,贝尔东的手下代表政府,博伊尔令人生厌,是蛇。 第三层:表面上是谍战,实际上在讲政治。既有明的又有暗的。有大的明暗,大明和大暗还能各自分出明暗,叙述手法非常巧妙。大明,即冷战:美苏没有好人、大国欺负小国,对苏联来说是入侵捷克,电影中这件事被摆在台面上讲,是明的,却又没有一个镜头拍入侵捷克,都是借人之口,从这个角度说它又是暗的。对美国是给法国施压,交出弗拉索夫。这件事上不了台面,是暗的,但电影强烈、明显的拍了出来,又是明的。 第四层:历史、哲学隐喻,自行了解,不赘述。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