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根本就不配看电影

老谋子说过一个话,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过去还是现在,幸福还是苦难,都是我们生活的50%,一个故事感动我了我就去拍。今天这个环境,可看的影视剧极多,电视打开全是油头粉面的幸福时代电影。可总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人盯着小众艺术电影,看一点点简介,就开始拷问立场,然后只能讲我们赢麻了,不能讲农村不能讲过去不能思考,一定要按照他们这些文盲的思路去拍,恕我直言,你们根本就不配看电影,不配欣赏任何艺术品,你们一定要强迫大家遗忘的故事和人群他们也配活着。 蔡明亮导演说过,这是导演的电影,我就想这么拍,你看不看是你的事,当然骂人也是你的自由。同样,批评一个电影也很正常,但看也不看先扣帽子,全是大毒草的时代似乎也没过去多久,你们真喜欢看那种东西吗? 再说欧洲电影节是不是只喜欢奖励展现中国落后的电影,根本不是的,人家如果这么狭隘就做不成世界第一流电影节,反而他们把中国电影人带向了世界,增加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就拿柏林电影节来说,从1988年《红高粱》惊艳全球开始,一直到《我的父亲母亲》,《图雅的婚事》,《白日焰火》,《地久天长》等等,一向是中国电影人的福地,这些电影在国内电影节也屡获大奖以及文艺片高票房,可以说柏林对中国电影非常友好。戛纳也帮忙选出了《霸王别姬》,《活着》这样永恒的艺术精品,威尼斯更不用说了,就是老谋子和贾樟柯的天下,正是有了这些高级别奖励,中国电影走向了世界。 艺术电影节奖励的艺术片,艺术片一定是带着批判的角度看待社会,政治和人性,在全世界都如此,这也是他的宝贵之处。而现在一些根本不看电影不关心电影的文盲,在个别骗流量的自媒体以及类似复旦那个法西斯教授的带领下,四处扣帽子,恶毒攻击脆弱的艺术电影,实在让人非常痛恨,这些人是真正的土殖,他们根本不爱国爱国人,只有起哄的本事。 向所有认真拍电影,认真创作的创作者致敬,过昭关让人非常感动,霍猛导演加油,摒弃文盲,他们就不配看电影,好的艺术作品将流芳百世,跳梁小丑不过是秋蝉哀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