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须臾乘以无限大

没事就要打开看看的电影,借着地理优势在电影院看成了。
天地之间,山河壮阔。一排荒诞的人送一个孤独死去的人最后一程,“除了生死,都是小事”,所以这排人身上背着的,都是大事。
松山研一这位演员同志,曾经一度肥壮到让人扼腕,又让人欣慰地瘦回了少年,失足的,闹着别扭的,妈妈不疼爸爸不爱的,但是会因为自己的前科担心自己连体验生命中的小确幸的资格都没有。他嘴上和脸上都是沉默,却一遍一遍打着爸爸电话通话记录里最后最常拨的那个号码,想知道爸爸是自己不想活了的吗?是因为不快乐吗?知道他也是洗完澡出来干了半桶牛奶的男人时有种人群中遇到了老朋友的踏实感,“是我的爸没错了”。是他给你的一半血里带的,你在那莫名其妙骄傲个啥,咱也不知道。是因为漂泊孤独的人生里,再次跟某个人确认了一场踏踏实实的链接吗。
室毅这样的自来熟应该是别扭少年的克星吧,横冲直闯打开你的心,我真的羡慕,不怕被人烦吗?事实证明并不烦人,但是我如果初次敲门面对邻居那样的态度的时候肯定是会退的,不过那样也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他小的时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亲,长大了又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在无人的寺庙里把黄瓜和茄子做成小马的形状,是想让孩子一起玩耍吧。喝醉了以后接连不断的对不起,是他作为爸爸无能为力的道歉吧。
光妹从轻井泽拉大提琴到去富山当房东,也是过了4个年头了,纤瘦脆弱坚韧的样子却一直没变。我甚至感受得到一个演员,一个人类,的那股劲儿,淡淡的但是稳稳的,通过她小小的身体渗透到每一个角色里,又被每一个角色反哺着,因而成长着。这次的南女士,为逝去的爱人站在原地,始终思念,始终热恋,带着巨大的丧失平静度日,在思念偶尔袭来并被击倒的时候束手就擒,是今时今日少见的爱了。
孩子的口风琴配河边艺术家温柔的吉他,满眼满屏各种形状的绿色,让人看着都似乎能体会当时当地的湿润炎热,和偶尔有风拂过时的体感。生命是如此无常又无奈,因为河畔涨了水来了风暴就会让过去的努力一下子归零,所以这每一个须臾的细微的体会才珍贵吧。虽然生命总是要结束,但从开始到结束的这个过程里,别动脑子,多动手,就能让一切在走过了之后回头看的时候充满意义吧。
广阔的自然里,孤独的庙,庙里孤独的和尚,也会慢慢地因为一个又一个须臾堆在一起,堆得足够多了以后变成灰烬吧,一切都会变成那细细的powder随风飘散,运气好有人宠爱的话还可以坐在大烟花上轰地一声飞上天风光一场。
片尾曲即片中小孩坐在垃圾堆里演奏的曲子真是太好听了,旋律简单得令人发指,却也好听得令人发指,请问小兄弟真的是巴赫吗?
卖弄一个知识点:松山老师工作的场子做的鱿鱼盐辛是非常臭的一个食物,我没吃过鲱鱼罐头但感觉应该程度差不多。所以他其实工作环境蛮苦的,大家都太淡定了,可能要表达的是人生就是这么臭哄哄,想活着吃好吃的大米饭你就别管臭不臭,哭完了擦擦眼泪该干啥干啥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