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掌控了每个观众的心

掌心是很值得细品的一部剧。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这部剧想要表达什么,仅仅是复仇吗。当然不是,复仇只是她的外套,外套之下还隐藏着人性,而人性,不过一个欲字。有金钱之欲、有权力之欲,也有生存之欲、求公之欲。小人物们左不过一个“活”字,大人物们左不过一个“升”字。两者看似无关,但是细想之下若要“升”则必有人死,若要“活”则必有人“落”。纵观历史,千百年来王朝的兴衰都源于此,那掌权者如何才能够维持平衡呢,唯有掌心。所以片名是以小窥大:看似是女主的催眠之术,何尝不是上位者收买人心,掌权者掌控民心。
很喜欢的是剧中霓裳唱的一些用先秦的诗编写的插曲。用的最好的便是屈原的那首怀沙。“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剧中郑元、海宜平、礼宗旭、伍由敬等等看似大忠,忠君爱民,被人称赞;实则大奸,贪污军饷、掌控盐田,使得民不聊生、兵连祸结。所以总有人要冒死站出来去反抗,剧中那便是主角团。女主和她的伙伴们以无畏的勇气面对权贵。男主伺机蛰伏、一招致命。在他们身上,我看到的是飞蛾扑火的勇气和为民请命的决心。剧中很多次提到一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主角以百姓的身份去对抗权贵,看似是不自量力,可背后全是血与泪,注定很难成功。那为什么他们能成功,因为两人一明一暗,皆是圣上棋子。整部剧从小人物出发,从主角团到京城百姓、邙沟的贱民、甚至还有戍边的将士的视角出发,带领我们看到这被乌云笼罩的京城,但是总会有舍身取义者打破这漫漫长夜。邪不压正、天理昭昭。很有意思的是剧外也不外乎如是,不仅仅是对于剧本身,就是不知是否有破局之人呢。
这部剧好,不仅仅好在人物的人设立住了、细节都呼应上了,最好的点在于她是一部能让看的人有所感悟的剧,在我心中就是大明王朝1566的故事版,以一个更加故事化的剧情来讲国家的事情。因此即使在人物情感渲染方面有所不足,也不影响她是一部好剧。瑕不掩瑜。
掌心看完全集感触良多。很久没有看到这样一部很实的剧了。近年来的很多爆剧总是令人有种虚无的感觉,要么就是主角都自带光环,要么就是反派爆火出圈。天天接触这些东西,刺激之余也增添了一些浮躁。掌心弥补了这一空白。或许她不是完美的,但是是就像山珍海味过后的那一碗米饭,令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