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婚不育的年轻人以后如何生活?这部剧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很早写完刚想起来发......
最近又看完一部好剧,剧中人物的生活,简直就是我心中完美的样子,这部剧就是2024年的新剧,豆瓣评分9.3的日剧《住宅区的两人》。

《住宅区的两人》是去年的一部新剧,讲的是两位从小相熟的好朋友一起回到老家——东京的某个老旧住宅区互相陪伴的故事。
野枝与小奈是从幼儿园就成了好朋友的发小,如今二人都年过五十,都不约而同地回到了从小生活的老小区居住,博士学历的野枝如今是离婚无孩的兼职大学讲师,从未结婚的小奈则成了在网上卖二手物品的失业插画师。
也许很多成功人士会认为这两个人活得很“失败”,不过,两个人却都活得有滋有味,简直是我心中的完美生活。

闺蜜互助养老
整部剧开篇,就是只会学习不会做饭的野枝下班后直奔好友家中,与手艺不错的小奈一起吃饭,不管小奈做什么,她都能吹得天花乱坠,哪怕是做曾被人嫌弃的朴素“和尚饭”,野枝也吃得心满意足。
野枝会在吃饭时向小奈倾诉自己工作上的烦心事,小奈则会让她吐槽一会之后安心吃饭。饭后,两个人有时会冲咖啡、有时看综艺或者看电影、敷面膜,不管做什么,总能自得其乐。
50岁的华丽余生
五十岁的小奈依然紧随潮流,当年喜欢Leslie(张国荣),不光看他的电影,还和野枝一起去看他的日本演唱会。如今韩流再次流行,小奈又喜欢起了韩国爱豆BTS,喜欢追韩剧,还喜欢小区便利店打工的韩国留学生。
看似不稳定的工作反而给二人带来了相当大的自由,虽然野枝也吐槽大学工作不如意,但好在没有996也没有007,当野枝不满于自己处于余生阶段的说法时,小奈立马说能在工作日出来钓鱼,这是多么华丽的余生啊!

热心的邻居们
在老旧小区生活,难免要和老年人打交道,住宅区里的年轻人都搬走了,野枝小奈自然而然成了小区里的“年轻人”,邻居叔叔阿姨们虽说各有各的毛病,但总体上都很热心。
一起为年轻人找彩票那段让人感动得忘记了他们平时所有的毛病。当野枝找不到工作不得不去超市打零工时,反而是平时大家都怕的东山先生为她推荐了大学讲师的工作,还真是“远亲不如近邻”。
邻居中比较特别的一位就是和爸爸一起生活的女孩小春菜了,因为一个有趣的误会,热心的野枝与小奈认识了小春菜。这孩子总会她们想起自己已经去世多年的儿时好友小空,也许正是因为二人对小空的怀念,让她们与小春菜成了好朋友,虽然代沟还是有的,但丝毫不影响三人的友情。
日剧中的“幸福”
在豆瓣评论中毫不意外地翻到了个别观众对野枝的质疑,毕竟野枝拥有博士学历,“为什么这么多年了,依旧还住在出生的地方?”
显然这位朋友不是常看日剧的人,更不理解日剧的价值观。日剧更追求个人的幸福,这种幸福来自内心深处,并不是国内主流价值观中的买房买车月入过万。
野枝自己不愿意去更远的地方工作,选择与年迈的父母一起生活,也正是因为她陪着父母一起生活,才会发现倒在地上的母亲并及时送医院。野枝没有房贷车贷也没有孩子,完全没有经济上的压力,小区不仅有她的童年回忆,有几十年的好朋友,还有热心的邻居们,在小区,她很快乐。

早在十年前,是枝裕和就在电影《如父如子》中侧面提出了对中产精英生活的质疑,父亲忙得没时间陪伴孩子,孩子累得没有休息时间,这种生活真的幸福吗?
近几年的日剧《重启人生》里,女主重启了无数次人生,最终选择和好朋友们一起老去;日剧《昨日的美食》中,男主放弃去更大的律师事务所更好的待遇,只求每日六点准时下班回家做饭。这是日剧对“幸福”的定义,也是我喜欢日剧的理由。
比起国内必须买房买车结婚生子,必须住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网上动辄人均985毕业月入过万才能活的“幸福标准”,我更喜欢这部剧中主人公的价值观:

不在乎默默不闻,也不在乎自己住老旧小区,只要能够活出自我,活得惬意,这就是完美的生活。
每个人的生活原本就多种多样,唯一相同的是我们都是为自己而活,没有必要按照某种社会约定的标准而让自己活得身心疲惫。
月入多少,什么学历,有无车房,有没结婚,有无子女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自己活得开心快乐。只要自己天天快乐,就是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