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后,它会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先说电影本身,70mm+Vistavison的质感还不如飞黄腾达的16mm(大银幕有待考证)有点浪费这么好的摄影。截止到今天,全网还没有出任何字幕组翻的中文字幕,只找到一版AI润色的机翻,结合本片最近甚嚣尘上的AI改台词风波,说不定我看的AI字幕才是真·官译,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优秀的史诗电影从来不是靠台词来营造史诗感,而是靠着对角色和环境之间关系的处理来巧妙的塑造一种宿命感,一种挣扎无用的古希腊式的悲剧。这个时候,环境需要远大于人。
阿德里安是好演员吗?当然是。但是过于有存在感的表演对整个史诗电影的主题和氛围都是一种伤害,相比较这种用力到溢出的破碎感,更多的强调环境可能更加合适,这可能是新人导演的问题,也可能是阿德里安的路径依赖(超脱这种聚焦角色内心情感的电影需要完全相反的演法,且在钢琴家里他同样又来了一次)
然后说一下我对接下来奥斯卡的分析,仅代表我自己的理解如果错了当我没说。
虽然个人更喜欢阿诺拉,但是历史上同时拿下金棕榈和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只有寄生虫。显然阿诺拉还远远没有达到寄生虫的级别:当年奥斯卡刚刚有了明显想要国际化转型的倾向,但是同年奉俊昊的寄生虫赢了更受学院欢迎的昆汀(好莱坞往事)、马丁(爱尔兰人)以及1917足以说明其含金量,相比较而言,阿诺拉还是差的太远。
其次关于AI制作争议,学院一贯的风格是对新技术持比较开放的态度,同时争议会被集火在艾米莉亚佩雷兹(外网争议极大,基本已经退出争夺最佳影片的行列,甚至不看好拿下任何一项小奖),粗野派影响会被削弱。本片题材大有影节做题家之风(jewish+epic)投了奥斯卡前哨站威尼斯拿了银狮,只输给了隔壁房间(没进奥斯卡主竞赛)可以说在奥斯卡大有获奖潜力
以上种种因素,都预示了:
在十天后,粗野派会拿下2025年度奥斯卡最佳影片
更新:反转了!恭喜阿诺拉!恭喜肖恩贝克!!!!😭电影主义的胜利!实质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