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这部影片很早之前我便看过,但那时感想并不深刻,只是觉得马修是一个好老师 但如今的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再重温一遍这部电影时,我感想颇多。 其一,它点明了教育工作者的性质,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可能你的所作所为并不会为大众所知,你也无法通过这个职业获得地位与名气。可是,教师的意义确是重大的,特别是对于受教育的学生而言确,他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好老师会让其学生受益终身。在影片中,正是马修发现了莫里奥的歌唱天赋,提醒他的妈妈他未来可以走向的道路,或许最开始马修是抱着想和他妈妈在一起的想法这样提醒的,但是在希望破灭后,他依旧没有放弃马修,没有把情绪发泄在马修身上,才让他最终成为一个社会意义中的功成名就的人。再遇到马修之前,所有老师都说他是一个不服管教“天使面孔,恶魔品质”的学生,就连他的妈妈也这样认为。心理学中有一个期望效应,或许孩子本心并不是坏的,可是不管老师还是家长都认为他是一个坏孩子的话,那么,他也自然内化了这些想法,认为自己是不好的人。可是马修并没有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他,而是积极发现他的长处,期待他的进步。我相信,这对莫里奥这个问题儿童来说应该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体验。从影片中我们能看到最终莫里奥在音乐领域是成就非凡的,而这些的背后都有着马修这位领路人的身影。或许马修自己并没有在音乐领域大放光彩,声名鹊起,可是,这能说明马修并不成功吗?我想是不能的,马修作为教师的成功已经为大家所见。 其二是,教师并不只是要教会学生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影片中,我注意到了一个很令人感动的点,在莫里奥给老师泼墨水时,他惩罚了他。可与校长的“行动-反应”不同的是,他采用的是强化理论中的负惩罚,也就是撤销娱乐刺激。对于莫里奥来说,有一个独唱是非常值得他开心与骄傲的事,但正因为他犯了错,所以,马修撤销了他的独唱,从莫里奥逃走的行为来看,这个惩罚对他来说比起身体上的痛楚惩罚,这种“攻心为上”的惩罚更令他难受,也更激起他的反思。之后,在为伯爵夫人表演时,马修又给予了他独唱的权利,那时,从他眼中,马修看到了他因为被宽恕之后的感激。我想,从这次经历以后,他应该会谨慎做事,知道何为感激何为宽恕。 其三,不要轻易对一个学生下定论,不要随意冤枉一个学生。从与莫里奥妈妈的谈话中可以知道,她其实并不想将孩子送到这个地方来,可是却被强制安排过来,原因是他内向偷盗。可是事实来看并非如此。还有校长随意对一个学生的偷盗行为下定论,尽管并没有查清楚真相,仅仅凭借他不是一个好人的刻板印象,当然,校长也自食恶果,最终身败名裂。 第四,也让我们看到了古话所说“棍棒底下出好人”并非是一定的。这种给学生负向刺激的或许能获得短暂效益,但是我们也要谋求其他方式帮助学生成长。 马修真真正正做到了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他给莫里奥妈妈说“我有60个孩子”。而他对学生付出的心血他们都是知道的,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维护他感恩他。不论是莫里奥泼他墨水,其他学生警告他,还是最后他离职时,学生以歌声以信的方式给他道别,都是学生对他的感激,都是他付出得来的成果。这也告诉我们教育工作者,只要你用心,学生不会辜负你的付出。在之后的教育生涯中,我也要尽我所能奉献自己,做学生路途中的一道指明灯,做学生口中的好老师,得到学生的喜爱,家长的认可,自己的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