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在发癫

知道作为三部曲,第二部总是要承担一些铺垫的作用,很难有第一部的冲击力,但是为什么剧情节奏、剪辑和特效会同时掉队成这样呢? 姬发前一秒在灵堂还是铁骨铮铮,后面只要和邓婵玉接触一次,就不对劲一次,前面说他是害怕生灵涂炭才选择自首牺牲自己(其实这里也很扯,一开始使臣就说了只要姬发自杀就放过西岐百姓,真想牺牲直接自杀让邓婵玉把头带回去不就行了),后面他拿着剑莫名其妙死活不愿意杀闻仲,他不知道他在磨蹭的每一秒都在死人,都在生灵涂炭吗?他回头看着邓婵玉的时候甚至真的想把剑放下,他好像真的认为“救一个人还是救一群人”是一个对等的,值得纠结的选项,我看到这里是真的在失望。 已经结尾了,你告诉我“小家和大家”你纠结着还是想选儿女情长的小家,我很难过剧本这样编排,把姬发和邓婵玉两个很好的角色用隐晦的“情愫”捆绑着糟蹋了,所谓的“惺惺相惜”(粉丝说不是爱情)真就有资格摆上台面和战争相提并论成为一个需要纠结的选项吗? 第二部的姬发好像不仅是“姬发小儿不会打仗”,他仿佛忘记了自己在朝歌已经通过父兄生命的代价,完成了巨大的成长和蜕变,回到西岐后,强行又把成长的进度条拉回去,又变成了一个单纯、容易相信别人的“大男孩”,然后又重新通过所谓的“西岐人民勇敢团结”的故事线强行从头成长了一遍,并且还没有追上第一部成长的进度。 老实说,这就是剧本的锅。 姬发的成长应该是“螺旋式的前进”而不是“鬼打墙般的重复”,他真正对于“家和国”的进一步理解,对于“自我牺牲还是带领大家绝境求生”的内心痛苦转变完全没有挖掘到位,甚至不如邓婵玉线的“战争是否需要滥杀无辜”的命题刻画的好。 还是那句话,既然把姬发放到了灵魂人物的位置,姬发立不住,这部电影就立不住,这一点上第二部真是和第一部互为对照组了。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