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2只要把闻仲理解成一个彻底的尸位素餐的草包就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逻辑硬伤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以下内容包含海量剧透但我不想预警因为应该没人会想在新春佳节花大几十去看一部超级大烂片 1.北海到底有谁在,能打十年才回来 ——因为闻仲是个草包,而且说不定所谓的战争根本就不存在,只是闻仲编出来骗帝乙的 2.为什么魔家四将跟着闻仲远征北海十年没事,回到朝歌攻打西岐就一个接一个的送 ——因为闻仲是个草包,跟着草包打仗当然不可能学习到任何战斗技巧 3.为什么闻仲在凯旋后突然说要告老还乡 ——因为他本来就没有任何实力,这个或许骗得了垂垂老矣的帝乙,但骗不了殷寿,至少闻仲自己是这么认为的,殷寿此前种种在不了解实情的人看来这完全是一个励精图治能带来新气象的好王,闻仲担心自己露馅,还不如早早功成身退给自己留个好名声 4.殷寿为什么不直接要他手里的兵权,而是要绕一个大弯,待他杀了殷郊才要他的命 ——因为殷寿此前远离政治漩涡,唯一的兵权就是自己手下的质子旅,而闻仲坐拥殷商全部重兵,他想当然地认为闻仲能统领这么多兵士是他本人很厉害,因此殷寿很忌惮闻仲,担心他威胁自己的统治,所以要让他和殷郊鹬蚌相争 5.为什么在殷寿演完禅位的一出画饼大戏后闻仲又光速站队了 ——因为他发现殷寿并不知道自己的实际能力,而且这个人很虚弱,或许也很好骗,自己大可以继续大权独揽一阵,毕竟谁会和权力过不去 6.为什么明明要在殷商具有绝对压倒性优势且客场作战的情况下在攻城战的策略选择上是首先安营扎寨 ——因为打赢仗从一开始就不是闻仲的目的,打仗是一种表演,他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借这次战役拔高自己在殷寿心里的地位,以及捎带手打压政敌 那么问题来了,闻仲的政敌是谁? 是邓婵玉 与草包的闻仲相比,邓婵玉显然更具战斗智慧和带兵打仗的能力,而且她更年轻,甚至算得上称头 根据电影中的剧情我们可以推断或许在邓婵玉向殷寿主动请缨擒回姬发时,闻仲就已经把这个年轻的女将看作了眼中钉肉中刺,惟欲除之而后快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闻仲要在邓婵玉败退后才发兵 因为在闻仲看来自己和邓婵玉本来就是对手,当然无须对对手的生命太过在意 好在邓婵玉还缺乏在官场摸爬滚打的经验,闻仲自认为自己很容易地用那一套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的理论绑住了邓婵玉,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闻仲说自己宁愿愚忠,也绝不反叛 或许对别人来说,真理很重要,但是对闻仲来说,真理是最不重要的,为什么闻仲如此强调忠诚,因为他深知忠诚才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钱,论治兵,他未必比得过那些他曾经的敌人,但是论忠诚,闻仲不会输给他过往的任何一个政敌,这也是他最终位极太师的原因 电影没有表现闻仲知道邓婵玉和姬发的感情,我们姑且认为闻仲不知道,那么为什么闻仲还偏偏要选择邓婵玉作为间谍,邓婵玉有什么特别之处 因为对闻仲来说,选择邓婵玉才使得十绝阵变成真正的无本买卖,成则他是最大功臣,失败也可以一股脑将问题全部推给邓婵玉,是她临阵跳反,才导致十绝阵出了变数,并且根据封神的擒贼先擒王理论,闻仲是十绝阵阵眼,他身上仇恨最多,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可以借此在殷寿面前卖惨,拉一波好感度 十绝阵虽然使得闻仲付出了一只眼睛,但是总体来说并没有让他特别失望,至少他接机铲除了邓婵玉这个政敌,至少暂时他可以保住太师的地位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他没想到自己面临的是斩首 到此,我们终于可以还原成汤末年朝堂的真实现况,最后的得利者也终于浮出水面 实际上纣王并不是完全的昏庸无道,他对权力的惴惴不安一部分来源于原生家庭的困扰,一部分来源于得位不正的心虚,一部分则来源于混乱的朝廷派系斗争,这才导致他精神紧张,频频犯错 闻仲和邓婵玉的兵权交替当然是成汤政治斗争的一部分,但还有一部分则来自于一个新的外来者 申公豹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申公豹需要经常去问自己师父借各种法器 因为他借这些东西根本不是为了对付姜子牙这个法力尽失的废人,而是为了彰显自己比闻仲法力更高,以此谋得殷寿的信任,成为国师 那么申公豹为什么要成为国师 因为至少在台面上,金鳌岛就是上不得台面的,无力明着和昆仑山作对,但是如果勾连上殷寿一切就不一样了,已知本作无人拥有预言的能力,那么至少在台面上,殷寿就是天下共主没错,那天下共主诛杀逆贼,能有错吗 第二部结尾,邓婵玉死亡,闻仲自刎,申公豹终于得偿所愿,而在此前一直神神秘秘的通天教主也终于露面,因为此时他拥有了新的身份牌 至此,朝歌的政治风云终于结束,上层集团内部大洗牌,本部MVP申公豹,花最小的成本拿最大的利, 政斗凶险到如此地步观众也终于能洞悉成汤衰败的真正原因,闻仲尸位素餐吃空饷,拿着老百姓的钱粮打一场永远打不完的仗,欺下媚上,迫害真正的人才,而对闻仲虎视眈眈者净是申公豹之辈,他们除掉闻仲也不是真的为了殷寿国祚绵延,只是单纯的想巧立名目,利用天下共主的名号而已,有这样一群庸庸蠢辈把持朝纲,国家岂能不亡? 但是鉴于封神2是一场大型剧本杀,以上是理想状态下编剧希望玩家推理出来的剧情 玩家拿到剧本后,在一通胡乱理解下终于成功地把邓婵玉理解成娇妻,完全磨灭了其政治智慧和雄心壮志 把闻仲理解成忠臣良将,导致殷商和西岐的战斗完全变成回合制神仙斗法和师承扭三的战术笑柄 把殷寿理解成暴君,忽略了弄权才是国家衰败的真正原因,导致殷寿只能不断强行降智被迫残暴 把姜子牙理解成智囊,完全不看他只是个就看了擒贼先擒王这一页的钓鱼佬 把申公豹理解成姜子牙的死对头,不看他的行为最终导向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最大收益者到底是谁,忽略了回报率 把姬发理解成万人迷的家人侠,实际上他遇到困难就想投降,整天是殷寿要的人是我,丝毫不顾殷寿说的是屠尽西岐全部人的军令,强行篡改殷寿意愿只为满足自己的大男主幻梦 再加上稀烂的剪辑和特效,这车剧本杀的原案也无人在意了,毕竟能看完蓝精灵不吐的也是神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