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与战争完美融合

看的下午场,全场观众一大半都是中年人,我24的弟弟妹妹估计是全场最年轻的,第一排有两个看起来至少80多岁的爷爷奶奶,挺意外,也情理之中,武侠确实是一代人的情怀。作为看金庸武侠长大的一代人,没想到有一天自己喜欢艺人会演金庸的武侠,一直以来我最喜欢的金庸武侠故事是神雕侠侣,各个版本的神雕我基本都看过,最爱的人物是杨过!对郭靖的第一印象是神雕里面的中年郭靖!由于之前影视剧的刻板形象,郭靖成了憨傻的具象化…这刚好不是我喜欢的个性!但是现在想来,一个能同时练成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左右互搏术这些绝学的人,一个能被东邪的掌上明珠和草原公主爱上的人,怎么可能就是一个憨傻之人!郭靖的身上我觉得有一股持之以恒的韧劲,且信心坚定!有一个很深刻的点,周伯通左右互搏术黄蓉怎么都学不会,但是郭靖学会了,我个人觉得这是很能体现郭靖心性的一个点。这次徐克版的射雕,故事的主线集中在原著最后,郭靖第一次守襄阳,也是以前电视剧版着墨较少的部分。武侠和战争,徐克用他的光影艺术将这两者完美结合,故事的高潮就是最后郭靖和铁木真的对峙,何谓英雄,何谓“侠“,也就是全片的主旨核心——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射雕的故事背景是两宋,历史上的靖康之难是软弱的北宋的耻辱,也是射雕里郭靖和杨康的名字的由来。也是最近看徐克的采访,才知道金庸写射雕的背景,是映射香港那段被殖民的岁月,那时香港人对自身身份的迷茫和认同。因此电影也将这个矛盾点聚焦在郭靖身上,郭靖是宋人,害死他爹的段天德也是宋人,他和母亲是在草原长大,受到蒙古人的庇护,铁木真收他做义子,并把女儿华筝赐婚给他。然而当蒙古因借道伐金被拒,与大宋的大战一触即发之时,郭靖的立场一直都很坚定,他是大宋的子民,誓死守护大宋!欧阳锋袭击铁木真的时候,郭靖出手救了铁木真,明明如果他不出手,铁木真大概率就死了,他死了襄阳之危就解除了,但是郭靖没有!他要报答铁木真对他的恩情,这是郭靖对草原的义!当大汗要打大宋时,他又坚定的站在草原的对面,这是郭靖对大宋的忠!这一刻忠义具象化了!同时他也明白,铁木真一死,蒙古内部势必因为争权而分裂,从而草原也将重归战火混乱,就如他说的,大宋的子民和草原的子民都是一样的,他们不应该沦为权利战争的牺牲品,这种反战思想也契合了当今的时代主题!历史上,南宋末年的崖山海战10万军民投海殉国,南宋悲壮的落幕全了大宋最后的风骨。而在射雕宇宙中,郭靖一生四守襄阳,最终城破殉国,也映射了那个时代的精忠报国。这也是长大后才懂得为何会把岳飞放入射雕体系之中!

当然,一提到徐克总会和魔改挂钩,毕竟从他开始才流行起女性版东方不败,而且和令狐冲还有感情纠葛。而这次徐克没有魔改郭靖,依然还是忠孝仁义的郭大侠,让我缓了一口气,我真怕徐克把郭靖搞黑化了。但是让我最惊喜的是华筝,以往的电视剧版对华筝的印象非常淡,就是一个推动靖蓉感情和郭靖与大汗决裂的工具人。但是徐克的华筝很不一样,不得不说徐克拍女性很有一套,篇幅不多,但是一个英姿飒爽,敢爱敢恨,洒脱直爽的草原公主形象很立体,就觉得成吉思汗的女儿就该是这样才对!特别是华筝救黄蓉那幕当时看的时候觉得老帅了! 当然,电影的情绪价值拉满,用的83版的主题曲,笑点集中在丐帮身上,说方言的丐帮喜剧得很!有笑点,有泪点,有情怀,综合来说还是很适合一家人看的合家欢电影!电影最后有彩蛋,很惊喜,是把武穆遗书的阵法具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