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络不清,叙事混乱,情节错配,被罚坐两小时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影片的开头是清廷官员任由洋人暴力拆除文物佛像并运走。这一情节我起初以为是后续剧情展开的引子,但看完后感觉并无实际关联,只是在故事的尾声出现在某洋人高管的客厅中。这可能是暗含某种象征意义,但是在我看来这一意象可以由其他物品代替如瓷器或者名贵珠宝更合适,我很难想象美国一个基督教天主教为主国家的官员会在餐厅中摆放一尊巨大中国佛像,用不少的画面叙拆除运走结果却草草结尾,属实难评。 清廷为找出革命党在美国发展的成员派出费洋古前往暗杀。费洋古的身份是御前侍卫,算一个传统的保皇党,封建王朝坚定的拥趸者。在找到革命党人郑仕良后在暗杀失败后向爱尔兰帮派出卖革命党军火信息达成合作刺杀革命党。却在听到紫禁城被攻破消息与爱尔兰帮派同归于尽,还拉住郑仕良裤腿说救中国。我认为这是不符合人物人设的,费洋古并无爱国主义情怀,人物所有行为目的是维护封建王朝统治,洋人和革命党算共同敌人,导演强行升华人物真是没头没尾。岳云鹏在本片中贡献了很多烂俗的笑料,这个人物不像是为剧情推动起效果,而更多是为影片贡献笑料的存在。 主线剧情更是出现了一些强加金手指、剧情不符合逻辑的情节出现。探案部分是由爱丽丝的死亡引出,后面死因居然是由其父亲不满其将同白振邦私奔将其推下楼头部撞击死亡,居然连人带栏杆推断,牛顿老人家棺材板要盖不住了。然后还将其剖腹取子后抛尸,后采是失手并表现出后悔。虽然是冷酷政客但凶手塑造的过于反人性,逻辑上好难自洽。探案过程是少之又少的,全靠导演给开金手指。大片的篇幅很多无聊的水剧情,松松散散,一个骑马车携带盗窃军火在大马路上狂奔的剧情拍了快二十分钟,强加且不爽的打斗剧情无聊到看起手机。白振邦单刀赴会去质疑爱丽丝父亲格兰特更是让人物降智程度拉满,小情侣双双死于格兰特手下怎么不算一种导演的恶趣味?将轻松喜剧与血腥画面掺杂交替,我真是给导演降龙十八掌。最后坐船护送军火回国的是魔术师和郑仕良,全篇没有对魔术师任何爱国情怀的产生有背景的叙述,就是莫名其妙帮郑仕良藏匿了盗窃来的军火并和其一同归国,就导致这个人的立场和行为严重错配,不明白导演为什么要这样写。 写到不想写,好多降智情节真是数不胜数。总结的总结就是,如果是看喜剧的看半场可以离场了;如果是看悬疑探案的我劝你进都不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