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神的一回头,是今生的错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富家宅院里,小姐、画家和女仆三位年轻姑娘围坐在餐桌前,借着壁炉摇曳的火光,读起一则古希腊神话故事《俄耳甫斯和欧律狄刻》,并引发了一场小小的讨论,话题的焦点便是“俄耳甫斯为什么回头?”
“在一片死寂中,他们沿小路上坡,路陡且黑,淹没在一片浓雾里,他们即将到达人间,马上进入边界。由于害怕妻子走丢,而且急于看她的面容,她的爱人回了头,她立即坠入了黑暗的深渊。她伸手够向他,试图抓住他的手,无助的双手什么也触碰不到。第二次死去的人啊,她也没有埋怨,他唯一的错就是对她的爱。”
故事讲到这里,女仆索菲情绪激动,她忍不住责怪俄耳甫斯为何不听警告,他的回头毫无理由,因为害怕失去妻子反而彻底失去她,这不合常理。
埃洛伊兹解释道,俄耳甫斯无法控制自己,他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因而导致悲剧。
画家玛丽安则说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解读:俄耳甫斯只是做了一个选择,“他做的不是情人的选择,而是诗人的选择”。他选择以诗人的方式留下对妻子的回忆。
在此基础上,埃洛伊兹又做了另一种设想,可能是欧律狄刻在他背后说了一句:“回头吧”。
女仆代表了大多数观众对于普世的爱情没有一个幸福的结局的惋惜,对俄耳浦斯在希望近在眼前却无法控制自己回头的埋怨,因为他的迫切的爱,焦急的心切,导致了两人长远幸福的未来化为了泡影。观众下意识的会发问,为什么会忍不住呢?孰轻孰重他分不清楚吗?我想这是所有人都会追问的吧?完完全全代入第一主角,去试图分析这种行为的原因。我第一反应其实是偏画家玛丽安,但是我的解读没有她那么简练而充满哲理。
我想这就是作家想要创造的一个男性角色,展现了他对妻子至死不渝的爱,敢于直面死神、众多神灵,决意追回妻子的灵魂的深情的丈夫形象,这份爱感天动地,这个男人是爱的典范,是爱的化身,是值得所有人铭记和赞扬的,但在最后真的将要复活妻子的关键时刻,他回头了,回头的原因,同样也能得到他的妻子和大多数人深刻的理解----源自于他的爱。在我看来这个男人实在是高明之极,通过已逝的亡妻来打造自己的爱妻形象可谓是成功之极,这就是作者想要给读者创作的男主角形象吧,特别是给女性读者打造一个为爱情不顾生死的男主角形象,激起女性对爱情的向往,憧憬。玛丽安说“他选择以诗人的方式留下对妻子的回忆。”这个非常幽微的洞察角度,多么契合作者的内心,他可能并不需要一个妻子了,只需要留下对妻子的美好回忆,而这段回忆广为流传,又可以给他创造更精彩的际遇与名誉。
埃洛伊兹则是站在她自己的处境中去猜想,这个妻子可能对复活也没有那么喜悦与憧憬,在复活成为妻子与做一个自由的鬼魂中,她宁愿做鬼魂,也不愿意重新成为别人的妻子。这是即将要嫁给一位米兰绅士的埃洛伊兹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她已经意识到,能随意看书,享受音乐,在旷野中肆意奔跑,做自己才是自己最理想的生活,她宁愿继续回到修道院,享受有限制的自由,也不愿成为一个没有名字的别人的太太。而画家玛丽安的生活,恰恰是她所向往的人生,感受过爱,听过交响乐,能主宰自己的婚姻,继承父亲的事业,对自己的人生充满的掌控力,看见过自己不曾见过的世界,这是多么充满诱惑力的一个女生,让我想起“没有什么比丰盈的生命更吸引人了”这句话。她在短短10天里就爱上玛丽安,这是多么自然的一件事。
埃洛伊兹在第一次看见玛丽安为自己画的肖像时说“这是你眼中的我吗?”“她和我有一定的距离,我可以理解,但是她和你也有一定的距离,让我觉得悲哀。”一般画师画肖像都是让模特端坐着,描绘静态,一个被摆弄好的姿式和表情,这些都是画师为了把画像画的更吸引米兰的绅士而要求的,也就是说,画出的人物的好坏关键取决于“米兰那位绅士”是否细化画师刻意迎合他的喜好所描绘出来的这个女性,而不在于是否真实描绘出这位女性的性格特点,她真实的情绪与生命力。而玛丽安并不是根据静态的、端坐的埃洛伊兹来作画的,她跟随埃洛伊兹出去散步,与她谈心,了解了这个女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她对这桩婚姻充满了愤怒,但是却画出了一个平和端庄喜悦的女子,埃洛伊兹所说的悲哀,是为自己感到悲哀,悲哀自己的命运,也悲哀自己与玛丽安这一段的友情。其后,在玛丽安的二次创作中,她说“你的眼神充满了愤怒,我找不到你微笑的样子”,这就正对应了标题《燃烧女子的画像》,埃洛伊兹一个始终燃烧着对不公命运的愤怒的女子,以自己的生命力为燃料,她的愤怒的火焰不能灼伤任何人,除了她自己。这样一个敢于抗争社会规训的女子又怎么能不吸引玛丽安呢?
而在电影的结尾,在玛丽安下楼在黑暗中拉开大门走出去之时,埃洛伊兹站在楼梯上对她喊到:“玛丽安,回头!”这就是她所做的选择,她们不能重新回到地面,不能一起走到阳光下,对埃洛伊兹来说,说出“回头”,意味着我放弃了做自己,放弃了爱情,选择成为别人的妻子。而喊出“回头”,则又是成全玛丽安诗人的选择,让美好的爱情留在回忆中,始终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