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幸福的是期待的过程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最近又看了心心念的鱿鱼游戏,当然是第二季。第二季出来的时候感慨的依然是时间的流逝,第一季出来的时候是2021年9月,原来都已经过去三年了呀,看完第一季的情景仿佛还在昨天,对于第二季的期待的感觉也残留在心里,结果第二季已经出来了,还是惯例一下全放出来。第一时间看完发现果然还是期待的过程最幸福。不过也挺好看的了,就是边际递减效应,惊艳感已经远不如第一季了。感觉不好看了有个原因是第一季太火了,然后第二季就塞进来了很多关系户,想红的想法仿佛都写在脸上了,游戏的感觉也没有第一季有死感,第一季看的真是大家都在在玩命的样子,第二季仿佛就是普通的游戏,尤其是第二关的团体游戏,好像在幼儿园。大转盘好一点了,估计是编剧想表现生死就在一瞬间,所以大家急急忙忙的跑来跑去找人,抢房间有点削弱了死感。 其实第二季我也差不多算是看了两遍。我又有了新的感触。那就是游戏和游戏里面的工作人员本身代表的是冰冷和客观的环境,它们并没有自己的想法,或者主观感觉,带着面具,穿着红衣,整齐划一,不干涉游戏玩家。它们是人性的放大器,只是提醒你在生死关头,你会去怎么做的一个工具,是不带任何感情的,可以反应出人内心最真实最原始的想法的工具。第二季有个很惊艳的设定是每回合之后都会有民主投票来决定是否继续游戏,和上一季不同的是中断游戏的话剩下的所有人可以带着已有的奖金离开,当然是平均分。所以有人有爱,想结束游戏;有人只爱自己,想继续游戏。想继续游戏的人都是爱自己的,因为只要继续游戏,就会有人死掉,有人死掉自己才会赢更多的奖金,想终止游戏,见好就收的人爱自己也爱别人。想继续的人也都有侥幸心理,想着死的不会是自己或者自己的朋友,然而人也会因为自己的选择而付出代价。比如那个人妖小姐姐和英美,英美就那样死在了人妖小姐姐的面前,胸前代表继续游戏的徽章是如此刺眼。所以我说成年人不能既要还要,要不总有一天要被教做人,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大转盘游戏还是能看出不少东西的,那对母子,在性命攸关的情况下,孩子被人架走,起初还反抗了下,但过了几秒钟发现自己可以活下去的时候抵抗明显减弱了不少,任人摆布地被塞到了房间里。母亲的眼神好像在说走了就走了吧,看到孩子能活下去还是有点欣慰的,而且那个时候她基本上已经放弃希望站在原地,是被主角团给救了,但在001试探她的时候依然选择捍卫孩子,她让我看到一位无私的母亲,也让我明白了这样的赌鬼儿子是怎么教育出来的。所以啊,这又引申到另一个问题,就是教育孩子,我们做父母的天生不希望孩子受挫折,但是只有受挫折才能成长,人生,总归是要自己面对所有的问题和直面它真实的样子的。所以其实还是父母的课题,在孩子需要自己面对挫折的时候能不能够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面对。 还有个想法就是人在生死关头才会表现出最真实的样子吗?这其实是有异议的,就像是《蝙蝠侠》里小丑说我比你更了解你的同事,因为我看到了他面对死亡时的样子和做出的选择。但其实我不认同这个观点,就像是最近我也对刘慈欣的观念有不同看法。就是这种生死关头的情景真的太少了,他的那种三个人被扔在荒岛上,只能吃人才能活下去的情况真的太少了,我们生活的绝绝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有生命安全保障的时候。这个时候做出的选择其实也可以代表绝绝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真实的样子吧。而且哪怕有扔在荒岛上不吃人就活不下去的情况,那吃完一个以后呢?不也就是多活几天吗,还是要死,真正重要的是怎么去寻找资源,而不是内卷你死我活。 我们不能以绝境下的状态去过日常的生活。 要是真的有那一天的话,我对我的人性还是有信心的。因为我知道活下来的人也不会好过的,死未必不是一种解脱。从这个角度讲我还是很理解第二季的主角做出的那些行为的。在经历了第一季的游戏以后我是真的做不出拿着那笔钱去挥霍余生的。 希望我们都不会有做出选择的时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