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ep1 鲁本斯的崛起 低地国家的边界一直不稳定,部落之间容易发生冲突,无法形成统一的nation,甚至无法拥有统一的语言,条顿、荷兰、佛兰德、瓦龙等词的含义混乱不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代表不同的含义。 10世纪时,当地人建造了堤坝,将小块土地和海洋隔开,渐渐地泛洪区成了农田,接着有了城镇。运河将低地国家与海洋连接起来,到了14世纪,低地国家已经掌握了北欧的贸易,布鲁日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中心之一,在小邦国星罗棋布的佛兰德斯,布鲁日为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低地国家诞生的过程中便埋下了穷奢极欲与虔诚恭敬的矛盾种子,这是由商人建立并主宰的社会,但这个社会的根基是由修士和修女所打造的,修道士们最先开垦土地,治理水系,为人类所用,修道院承担起了公共健康与福利的责任。 凡艾克改进了油画,他的绘画材料迅速风靡了欧洲。布鲁塞尔画家罗吉尔 凡德维登。 野心勃勃的勃艮第公爵对北部富饶的佛兰德斯垂涎已久,通过政治联姻与合纵连横,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勃艮第公爵才完全占领这一地区。菲利普三世为佛兰德斯艺术带来了福音,他资助了凡艾克和凡德维登等艺术家。他并非独断专行的独裁者,他给予低地国家充分的自由来发展商业。佛兰德斯社会以地位不断提升的商人阶层为主,渐渐地他们开始习惯精致的生活,并委托画家绘制肖像反映这些现实记录他们奢侈的生活。扬凡艾克于1434年绘制了《阿尔诺菲尼的婚礼》。佛兰德斯艺术将重心从宗教转为世俗生活。 尽管是在勃艮第的统治下,低地人仍坚决秉持着当地风俗和独立思想,这里远离罗马教廷,诞生了许多宗教组织,他们不惧于批判教会,挑战腐朽的权威。 文艺复兴、新大陆的发现、宗教改革。1555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从勃艮第长辈手中继承了低地国家,这位狂热的天主教徒决心消灭所有异教,这次镇压引发了更大的骚动,要求思想自由的人越来越多。普通人的生活每况愈下,当低地人于16世纪60年代公开反叛菲利普二世的统治时,他试图用西班牙军队镇压,于是一场长达80年的抗击西班牙暴政的血战就此开始,这场战争将低地国家一分为二。 在反天主教改革运动中诞生了一种大胆的新艺术风格巴洛克风格,鲁本斯便是精通这种风格的大师。 ep2 维米尔的黄金时代 这是一种民权压倒王权、市场力量压倒特权利益的新型社会,并催生了第一个艺术品自由市场。 17世纪初,郁金香刚从亚洲引进,出现了郁金香狂潮,在当时造就了不少百万富翁。不久,泡沫破裂了。荷兰人独创了风险资本主义,荷兰的黄金时代可谓繁荣与萧条大起大落的周期循环。 加尔文宗的新教徒驱赶了压迫者,他们袭击荷兰的教堂以示反抗,这被称为破坏圣像运动,把雕像、油画和祭坛画都当作天主教腐败的象征。1576年,低地国家一分为二,7个北部省份分裂出去成为独立的荷兰共和国,与王权与暴政一刀两断。荷兰共和国没有走向极端,市场力量发挥了作用,荷兰面积狭小资源匮乏,没有贸易无法生存,只要人们努力工作,加尔文宗领导人就会对其他信仰采取半包容政策,从17世纪初,其首都哈勒姆成为欧洲的大熔炉,该城市以贸易和商业闻名,同时也崇尚宗教自由,在这个商贾云集的新兴城市里,新兴资产阶级产生,催生了摆脱宗教束缚的新型艺术,如弗兰斯 哈尔斯。 1609年,阿姆斯特丹的威索尔银行发明了股票交易,一切都可以是商品,包括艺术。到了17世纪中期荷兰成为了世上最强大的国家,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了贸易站,遍及非洲南端、印度和锡兰沿岸,西印度公司的商人穿过大西洋建立了殖民点,遍及加勒比海地区和美洲的沿岸地区,包括曼哈顿半岛的新阿姆斯特丹。荷兰本土靠帝国获益,是欧洲的主要进口国,进口异域奢侈品,烟草、香料、咖啡、瓷器。荷兰人的生活水平处于世界首位。维米尔把荷兰家庭生活描绘出来,如《戴珍珠耳环的女孩》等。 1672年英法德军队同时侵略荷兰,荷兰人毁堤淹没土地驱赶侵略者,这打破了荷兰霸权。 ep3 梵高的悲歌 17世纪之后的两百年,出现了一个艺术自满时期,低地国家的生活太过舒适安心,人们创作不出大胆新颖的作品。贸易、工业和财富的崛起,艺术仿佛进入了冬眠,19世纪的到来,低地国家从集体休眠中醒来,首先是拿破仑入侵的巨大创伤,随后工业革命带来更大的冲击。艺术家们以各自的方式尝试填补现代文明造成的巨大空白,他们看到上帝已死,将艺术变成了新的信仰。 比利时的存在是为了在德法之间建立一个战略缓冲地带,并且控制荷兰的扩张。比利时作为真正的nation是在1830年伦敦会议上成立的,普鲁士、法兰西和不列颠三个强权国家承认了它的独立,但这个国家的文化特征很难被定义,甚至没有共同语言,唯一的双语区是布鲁塞尔市中心,佛兰德斯只说荷兰语,瓦龙地区只说法语,也有说德语的地区。马格利特用作品嘲弄比利时的资产阶级,超现实主义画家保罗 德尔沃。国内纷争不断的比利时越发混乱了,自那时起经济危机加深了南北之间的裂痕,曾经繁荣的南方在后工业时代受到重创,现代比利时的贫富差距太大。 比利时内忧重重,尼德兰却自信而团结,补贴艺术家,鼓励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