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箭,也射向了我们这些看剧的人

岁末年终无意间看了这个剧,入坑。网上关于这剧从诗词歌赋到吃食用品的细考挺多的(的确是古风古韵非常细腻,从妆造、服饰、音乐等等均有体现,OST里有几首曲子中笛子、琵琶的运用十分别致),我虽然没这么细地研究,但最近粉明史,偏这个剧讲的就是“明朝那些事儿”,服饰上看最容易(不得不说,服饰这一块做得太用心了,男主大婚时的新郎服太美闪瞎眼,查了一下明朝男子婚服——“大红色的圆领通袖袍,肩部斜披红色锦缎,称为‘披红’”,剧中披的是“红底金花”,更为惊艳;女主猎场一场戏穿的那件粉橘红色的衣服上绣着精美的小鹿,应景、可爱又漂亮),然后从两个皇子的名字推断故事有可能就是讲成化年间的吧(佑字辈的只能是大名鼎鼎的朱佑樘那一辈了,何况剧中皇后还姓万,虽然看剧本有的地方是影射嘉靖年间),还有那个“缉影卫”明显就是“锦衣卫”了(特意科考了一下剧里提到的“金吾卫”,故宫的官网上这么写的:金吾属明代京卫中的上直卫亲军指挥使司,是金吾前卫、金吾后卫、金吾左卫、金吾右卫的概称。金吾前卫职掌守卫皇城南面、陈设卤簿等;金吾后卫守卫皇城北面;金吾左卫守卫皇城东面;金吾右卫守卫皇城西面。此外,各卫还要担任巡警京城各门的任务)。
这剧越看要补的知识点就越多,比如衣服类的长衫、短衫、立领、交领、圆领、披风、马面裙,比如头饰类的狄髻金头面、比如配饰类的压襟、 比如节日类的填仓节、比如家居类的博古架……我还查了一通明代男子束发的发箍和发簪,一部《九重紫》,快成一部“明代小百科”了。
当然,最喜欢的还是“昭墨”这一对强强CP(这两人是危难之际仅凭一句 “窦小姐,往后每年清明,我都会给你凭吊一曲《楼台会》,以表哀思”就能彼此互懂、知晓真正意图的“势均力敌”),选角选得真不错, 一部主打感情戏的剧必须男女主旗鼓相当,一句话,得有CP感,哪一方不给力都成就不了一部佳作。有网友形容他们是牡丹配竹子,形容得挺贴切的,昭是美艳聪颖,墨是清冷温存(男主拎得起重兵器、下得了小厨房,武能武戏丝滑玉面少将,文能玉树临风贵气公子, 不愧被粉丝们称为“2024年爱上的最后一个男人” ,同是古装,这次的扮相感觉和“星汉”时简直判若两人,感叹一下妆造的魅力,不知为什么,那场中毒后拉着皇上说梦话的戏,总感觉他有点儿神似金城武)。全剧有唯美动人感人,甚至也有忍俊不禁,叙事节奏把控得也是可圈可点(不算前世一见,“昭墨”第三次见就是喜欢,第五次见就是爱了,但要想等发糖第一场吻戏,得特别有耐心地等到20集以后了,中间的抓马也算够曲折)。
这个剧开篇第一个镜头就很特别,是一出昆曲《千钟戮·惨睹》(查了一下,剧中暗含的戏曲戏码还包括昆曲《罗衫记·看状》与《东窗事犯·扫秦》、越剧《梁祝·楼台会》、昆曲《玉簪记·琴挑》、昆曲《宝剑记·夜奔》,编剧这墨水真的是没少喝)。我最偏爱宋墨发现中毒前的剧情,之后的剧情线稍弱了一点点,不过仍是瑕不掩瑜——那一箭射向的不止是男女主,也射向了我们这些看剧的人,内心被激起的只有柔情无限。
最后闪回挡箭、箭头变花雨那个部分是前一世的宋墨和这一世婚前的窦昭(这一点,从妆造来看是很明显的;但剧本中幻象中出现的是这一世的宋墨和窦昭,是已经婚后的窦昭和中毒后白发的宋墨),这个地方让我琢磨了半天,从这个剧的很多细节都可以看出编、导班底的处处“别有用心”,所以,为什么这里安排的是前一世的宋墨和这一世的窦昭而且是婚前的窦昭呢?突然想到,也许,这里想要表达的就是梦的破除——在困扰窦昭的梦中,被一箭穿心是上一世的事情,梦里的宋墨也是上一世的样子;同样,在这一世的宋墨梦中,让他困惑的梦中女子是那个挑着灯的狐面女子,那,也就是婚前的窦昭的形象。梦的破除,也就预示着一切都已过去,一切将新。
早上听OST《昭昭墨墨》,前奏一起,秒回剧中,出了一身鸡皮疙瘩。
PS. “昭墨”每场对手戏都很耐看,婚后的发糖固然甜(剧本中的婚后糖点比拍出来的可多多了),但对求婚前的这N次相见,我好像更偏爱那么一点:
第0次见:广和楼同看《罗衫记》,因为都戴着面具,所以这次还不能算真正的第一次相见。昭遗落给墨的那个香囊球却因此成为了一件信物,戴着面具的昭也从此走进了墨的梦里。
第1次见:贞定田庄的雨夜托孤,这是第一次正式相见,也是刀举在脖子上那一次。但次日雨过天晴,也分明就是二人的写照。
第2次见:还是在贞定。墨质问金子馅粽子时遇到昭给邬公子施针治病,“你欠我一个解释”。
第3次见:诏狱外,昭巧施计谋,墨出狱。“他说他心悦于你”。
(后面是昭假扮李太医,没有赴广和楼之约,两人隔窗相望)
第4次见:这一大段内容很多,有昭入刑房,墨搭救,为昭挡了一箭,还有随后的上船查探、跳船后的水边烤火。
第5次见:这是第4见后的次日,也是内容非常多的一段。先是昭被当人质,墨射箭救人,耳环折断。一番血战后的海边,昭安慰鼓励万念俱灰的墨。“你的眼睛只会用来拷问我?”。
(后面是昭与家人回贞定,墨派人一路默默护送)
第6次见:还是贞定见面。这一次见面分明就是第5次见已是爱的证明了,先是墨吹笛子,“你是我见过,最……通透的女子”,然后是辞行,送出折断的耳环,再问九重紫之花。
第7次见: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段。昭救被打后的墨,墨问《罗衫记》被拒,查看红痣,情愫已清晰无误。“我若不死,定会回来找你”。
第8次见:雪中相见。这段能看出是明显剪辑过了。看花絮是两人奔跑相拥,墨抱起了有脚伤的昭。正片中相拥和抱起都被删掉了。这个雪中相见和剧本中写的也不是太一样,剧本中是昭去拦前往顺天府的墨的马车。 后面还有一段墨给昭的伤脚包扎。
第9次见:昭送别邬公子后,和墨在山上。“去做你想做的事,爱你想爱的人吧”。
第10次见:皇家猎场,这一段内容也很多,包括墨又替昭拦住了一箭,去厨房给她做饭等,开启宠妻狂魔预演。猎场这段也是我特别喜欢的一段。紧接着后面金吾卫加训虐未婚夫那段能让人笑死。
第11次见:广和楼,“你当真要嫁给魏廷瑜?”。(讲真,墨佯装登徒子那段儿很出彩儿,而且也是少见地穿了一件浅色长袍,网友眼尖,说是一件暗纹浅色长袍,此前他一直戴的束发发箍也第一次换成了玉簪子,这应该也是他全剧唯一一次用簪子挽头。)
第12次见:求婚!
面对对方的失意时,
她说:“这样一把利刃,锋芒毕露,谁都看得清清楚楚。但你可知刀的真意,不在杀,在藏。唯有把刀放在剑鞘里。藏锋不露锋,才能看清楚事情的真相,再决定如何走下去。”
他说:“自由也好,公道也罢,都是靠争出来的。谁说笼子就一定关得住鸟?所谓人间不值,不过是没走出山涧,没见过山顶上的日出罢了。”
这是一部非常有可能出现BE的剧(编剧一个不留神男女主就只能下一世再聚)。还好,在2024年的最后,在这个冬日,这一世的“昭墨恋”画出了令人满意的温柔一笔。
PS.2
贴个“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出处—— 温庭筠的《更漏子·柳丝长》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兰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
虚阁上,倚阑望,还似去年惆怅。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山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淡烟如柳。垂翠幕,结同心,待郎熏绣衾。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宫树暗,鹊桥横,玉签初报明。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PS.3
九重紫,即紫藤,豆科紫藤属落叶藤本植物。

PS.4 最近听见有人聊一本书的大卖,说是所谓“小火靠推,大火靠命”,想了一下,这同样适用一部剧。就这部剧而言,之所以好看,同样兼具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而这些条件,缺一不可——角色的完美人设、演员的适配度以及将本身特质与角色相融合的自然感、男女主的CP感、编剧导演团队的用心度、整个剧的调性、故事线的流畅度、服化道及音乐等众多元素的丰富细致度,甚至包括配音演员的贴合性……好的作品,不常见,甚至可以遗憾地说,是可遇不可求的少见,这种效果,绝不是简单地让两主演二搭就能还原的,因为一个剧成功需要满足的要素实在是太多了——这一次的高光,不要说超越,复制,已经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