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里的人口贩卖:38%是儿童、Child laundering、奴隶岛
《误杀3》里最残忍的杀戮,不是主角间的追杀或复仇,而是把活人扔进地狱的人口贩卖。这是电影里“杀”的核心,也是对无数家庭的“谋杀”。
电影结尾的那行字幕,“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大约有120万名儿童遭到拐卖。平均每小时约有137名儿童被拐卖。”
每1小时,137名儿童。还是不完全统计的冰山一角。
现实只会比这更残酷。所以这篇文章想来说说的,是那些真实发生着的人口贩卖现状。电影里拍出了很多,而那些不能拍出的,影片也在各处细节里,让我们看到了这种生态链背后的盘根错节。
一、世界第三大犯罪产业
影片里肖央饰演的郑炳睿女儿被绑架,索要一亿赎金,最终牵连出儿童贩卖团伙,指向的,是一项极度暗黑、庞大的黑色产业——人口贩卖。根据统计数据,人口贩卖,是继贩毒和贩卖武器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犯罪产业。
根据联合国的《2024全球人口贩运报告》,在2020-2023年间,全球共有202478名人口贩运受害者,其中有38%是儿童。而这些人,大多数都会被迫处于一种“现代奴隶制”的压迫中,被迫做劳工、参与犯罪、出卖身体,甚至陷入性剥削的困境。
这也是个跨国犯罪组织增长最快的产业。2022年可侦测到的人口贩运受害者总数,甚至还比2019年增加了25%,其中,被贩运的儿童总数增加了31%。
这里面的很多人,都会被卖去当劳工。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的数据,仅仅是2014年度,人口贩运中强迫劳动的这个部分,就能产生150亿美元的利润。而这,还只是强迫劳动者一个领域。
更触目惊心的数据是,上面的表格显示,所有的受害者里,有38%是儿童。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每三个贩运受害者里,就有一个是孩子。
他们,就是影片里的那些孩子。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只是从妈妈的视线里离开一秒,有的可能就像“余华英案”中的孩子们一样,只是跟着新搬来的邻居阿姨去上街逛逛,就被带离自己的父母身边。才刚开始认识世界的他们,就不得不面对这个世界最残酷、最暗黑、最罪恶的一面。
二、收养?还是Child laundering?
影片中的犯罪团伙曾经提到过贩卖这些孩子的理由——“欧洲最近的收养需求量很大,单价都涨到了五万美元以上,我们得想办法多进货”,这不禁让我们也产生了一点侥幸心理,也许这些孩子里幸运的那些,去了听起来更美好的欧洲,或许生活也没那么糟。
像电影里提到这种,通过收养程序来贩运孩子的犯罪方式,在英文里有个专门的名字,叫“Child laundering”,有一套专门的流程。这套犯罪方式流程严密,涉及的机构细密复杂,甚至包括政府、孤儿院、中介机构、亲生家庭和收养家庭。就像电影里拍的那样,女警调查的儿童贩卖团伙,也层层勾结到了她想都不敢想的人身上。
孩子们会被拐卖来,关在所谓的“孤儿院”,也就是电影里拍到的那种“福利院”,犯罪团伙管这个中转站叫“藏匿所”。有的时候养父母甚至还会去这种所谓的孤儿院考察,最后,这些孩子会被“洗成”身世凄惨的孤儿,再通过正当的收养程序,去到另一个国家。
在这种国际收养的庇护下发生的儿童贩运,柬埔寨是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在这里,有时候只花20美元,你就能得到一个孩子。而参与者每次海外收养据估可赚取2000-20000美元。2004年,一名西雅图的跨国收养协调员加林多因为贩运数百名柬埔寨儿童而被判刑。她通过伪造孩子的姓名、出生日期、出生地和家族史,促成了800多次收养,并从中赚取了920万美元。她甚至假意通过让收养人向柬埔寨孤儿院捐款的形式来达成收养,但事实上,绝大部分钱都被她挥霍掉了。
但很多孩子就算去到西方的孤儿院也会迟迟找不到养父母。人权组织的相关人士在许多涉及“Child laundering”的孤儿院调查都会发现,许多孩子就连基本的洗漱、衣着、基础疾病防护条件都达不到,甚至有婴儿睡在生锈的婴儿床上。就像我们在片中看到的,在郑炳睿回忆里的那个“福利院”一样,谁是孤儿,不过是这些人说了算。而所谓的“福利”,也不过是那些犯罪者,每个月来挑选孩子,虚假的希望罢了。
三、孩子也分369等,听话的收养,不听话的行乞
片中拍到了一段很揪心的回忆。郑炳睿小时候,曾看到福利院里一个试图反抗的小孩的悲惨命运。他被人拽着拖行,按在桌上折磨,下一个镜头,他就在街边乞讨,再也站不起来了。
在这里,听话的、好看的,所谓“优质的”孩子可能能迎来收养。有伤疤、不听话的、所谓“瑕疵的”孩子,就只能小时候当童工,长大了当黑劳工。更甚一步的,就是加入犯罪团伙。
2016年的普利策奖得主,是揭露了东南亚“血汗海鲜”对“渔奴”压迫的美联社记者,最终2000多名渔奴得到解救。这些渔奴被以1000美元的价格卖来这里,每天工作20-22个小时,打捞、处理、清洗海鲜,不仅吃不饱、被迫喝脏水,还要睡在笼子一样的狭小空间里。许多人在渔船上因为长期的重体力工作致残甚至丧命,还有的人,甚至因为动作太慢,就会被船长处死,抛尸沉海。
“如果美国人、欧洲人吃到这些鱼,他们应该记住我们”,一位从本吉纳逃脱的30岁劳工说。他说在这里死去的劳工的尸首,甚至能堆成一座小岛,“海底肯定尸骨如山”。有的劳工勉强能得到一座雨林里的坟墓,但墓碑上的姓名,甚至都还是他们被骗来时,伪造文件时候的假名字。和东南亚诈骗园的产业类似,这些劳工也会被反复卖来卖去,难以逃脱。缅甸劳工敏特(Myint Naing),在来到这里的时候才刚刚成年,等到被解救离开这里的时候,已经40岁了,而22年攒下来的钱,只有1.5万印度尼西亚币,还不到1美元。
一个“渔奴”工厂被取缔,还会有无数血汗工厂因为暴利存在着。据国际劳工组织报告,泰国龙仔厝府约有1万名13到15岁的劳工孩子在此工作,一间名为“Gig Peeling”的工厂里,禁锢了近100名缅甸劳工,其中有不少,都是甚至要站在椅子上才能够到操作台的童工。而他们中的大所述,都是人口贩运的受害者。
四、冰山之下的受害者
电影里讲到了贩运孩子、躲避警察、密林众多导致通风不好的“二氧化碳路”,其实在现实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2019 年 10 月 23 日,英国埃塞克斯郡的一辆冷藏卡车的拖车中发现了 39 具尸体——31 名男性和 8 名女性——其中有10名是未成年人。最终涉事者以人口贩运和过失杀人获刑。最后尸检结果显示,他们都是因为高温和缺氧死亡,就和电影中的二氧化碳路一样,这是个二氧化碳致命车厢。后来的调查表明,这些受害者都是越南人,甚至还有20人都来自同一个地区。
前面我们说到,“Child laundering”涉及多个组织机构,甚至还会有政府高层,电影里也这样拍了,“安全署长是人贩子”,这事几乎是有现实原型的。
2017年,泰国最大人口贩卖案宣判,被告多达103人,其中带头的,就是当时的泰国陆军中将玛那,他曾任泰南安全部门首长,利用职务之便参与人口贩运,获利高达1480万泰铢(约298万人民币)。他甚至会为人口贩运团伙“引路”,提示他们从偏远海滩上岸,避过执法人员。
而电影里人贩子的那句让人毛骨悚然的提议:“我再找点鲜货,放到岛上,经常换,慢慢出”,指向的,是犯罪团伙用来放孩子的小岛,某种程度上就是人贩子运用中转和性剥削的“奴隶岛”,这在现实中也有迹可循。
上面说到的案子里的另一名主犯,就是曾任泰国南部沙敦府高级官员的巴主班·昂措迪潘,他被判了75年监禁,因为他利用一些靠近旅游热门地的私人岛屿来当“中转站”,受害者们在这里被送上卡车,随后被送到泰国、马来西亚边境等地。
虽然电影里只是提到了“达蒙在南部海域拥有私人岛屿,涉嫌组织未成年人性交易”,但我们也都知道,在这些一笔带过的新闻中,还藏着许多关于人口贩卖的现实。
比如,就像上面提到的,每年全球人口贩卖的利润约为1500亿美元,可其中就有990亿美元来自性剥削。这也意味着,人口贩卖、奴役的主要目标,是女性。根据《2024年全球人口贩运报告》来自156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妇女和女童仍占被贩运人口的大多数,高达61%,而被贩运的女童,遭遇性剥削的比例高达60%。
所以,孩子被被卖去所谓的“欧洲”,真的就能被收养过上幸福生活吗?谁是孤儿,不过是人贩子说了算,谁的是不是被“收养”了,那还不是人贩子说了算吗?那不过是又一种人间地狱罢了。
好在电影里,绝望的父母们还能复仇。好在电影里,还有孩子能回到父母身边。对于现实里绝望的受害者们来说,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要向何处去复仇,因为这种犯罪已经摧毁了“人”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