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真的拥有选择?

第二集《一千五百万的价值》,我觉得它最令人震撼的地方在于,它不是单纯地批判不公或者剖析体制,而是将观众强行拉到故事中,直面自己在那个环境中会做出的选择。
首先,说说故事里触动我的地方。比如,在一个被设计出来的“虚假”的空间里,男主Bingham还能坚守自我,不忘善良,愿意将自己几乎所有的里程数送给萍水相逢的人,这点非常打动我;在发现Hot Shot也是一场骗局之后,他仍没有放弃自己,在经历巨大的艰辛付出后拿到入场券,只为唤醒这里所有的人类。这种纯粹的反抗精神,在一个高度操控的社会中显得很珍贵。
另外,这集里面的每个角色性格都很鲜明,有自认为高人一等便以欺负低层阶级取乐的人,有欣然接受所有安排、安于现状甚至乐在其中的人,也有看清一切但认命想要找到一位知己一起共度余生的人,等等。这些角色非常真实,我看到了我周围很多人的影子。
而在Bingham站上舞台表达自己的观点后,评委的一番点评,着实让我意外,因为没按照平常俗套的剧情发展。但瞬间又觉得编剧十分高明:你以为的反抗,其实从头到尾都在体制的掌控之中。在既得利益面前,Bingham动摇了,最后接受了交易。他也并没有做错什么,扪心自问,在那样的情况下,在明知道继续对抗下去只会更加头破血流的时候,即使心中无奈,我们是不是也会倾向做对自己有利的选择?梦想的路途充满荆棘,不如放下执念,换一条坦途。
Bingham获得新身份后看向企鹅的那一幕,我觉得他心中仍有遗憾和不甘,但更多的是一种接受现实后的自洽。最后一幕,他站在宽阔的电子屏幕前,屏幕里已是高层视角的美丽风景,也代表着他已进入上层阶级。但这一切仍然是设计出来的虚假的,只是日子看似更好过了。
这集最打动我的原因是,它非常贴合现实,它在描述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逃不出的体制。用里程数兑换跳过广告,这太真实了。我联想到现实中,我们本可以过得很好,但“设计者”们专门制造一些麻烦,然后让我们付费去消除这些麻烦。比如外卖柜要收外卖骑手的费,菜鸟驿站要收快递员的费等等。底层原本生活就已经很艰辛,但上层仍然不放过每一处可以赚钱的地方,让他们更加努力工作去消除这些本可以没有的麻烦,变成永动机。
看完这集,我不禁发问:我们是否真的拥有选择的权利?我们还有机会改变被“设计”的环境的吗?
我想,欲望是使自己被操控的根源。但凡是人,就一定有欲望。即使天生清心寡欲,“设计者”们也会想法儿折磨你,让你不得不为减轻自己的痛苦而付费;即使不追求物质的满足,精神的需求也可能被资本化为“商品”,成为新的剥削形式,如知识付费、心灵疗愈等等。这种循环深深嵌入了人类社会的运行逻辑中,在古代,底层受到的剥削更是以生命为代价。受困于这个无法破解的闭环,我们真的只能接受吗?
也许我们无法打破这个闭环,但可以找到一些让自己自由一些的方式。从个体出发,降低欲望,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创造自己的价值体系,进而温和地影响周围的人和环境,也许能让我们自由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