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和是脑瘫,不是傻子”

看的过程无数次震惊易烊千玺的演技,肢体语言真的很牛,就让人完全代入了“刘春和”。 春和的几段长镜头&特写镜头,“讲课”、“吸管喝酒”、“咖啡店应聘”、“看录取通知书”、“吃牛轧糖”等等,看讲课和应聘的那里,觉得有点冗长,但看完回顾,就觉得这几处镜头真的很妙,本来脑瘫患者行动、说话就比较缓慢,这是他们的日常,如果影片的镜头都只是很快带过,就只是在讲刘春和的故事,而不是讲“刘春和”了,而且也体现了春和勇敢、积极的生活态度。 牛轧糖的情节设置真的很刀。起初春和得到咖啡店的工作觉得是得到了尊严,结果也只是利用,但对于春和来说,异样眼光——恐惧、厌恶、利用,这么多年都已经成为习惯,就像早已习惯了吞咽困难带来的窒息感。所以牛轧糖即使只是店长的营销噱头,春和还是当做礼物想要送给雅雅和妈妈。雅雅,说是春和的第一个交心的朋友也好,说是春和的第一次情窦初开也好,站在春和的角度,自己都是被舍弃了。妈妈,作为家人,对春和长期的过度保护,不信任、不支持,是让他最难接受的。塞进嘴里的牛轧糖,越来越快,越来越多。最后,春和看见了死去的小猫,也看见了小时候被视为累赘的自己,那一刻,他完成了影片开头就想做的解脱。我用本要送给你的礼物杀死我自己,把我的死变成礼物送给你。
影片里“母亲”角色其实都挺难的。
外婆,女儿眼里不着调、不负责的母亲,实际上很早做了单亲妈妈,独自外出赚钱养女儿,害怕女儿知道她曾经遭遇的危险和辛苦的付出,又怕女儿不知道,外婆体会过养儿难,女儿生下春和,多年来面对的痛苦,自己又何尝不心疼。妈妈,不敢给春和过生日,害怕回想自己的“错”,多年来痛苦里挣扎,又不得不面对现实。害怕春和在外面受到伤害,害怕他认识不好的人,害怕他上大学跑远,害怕他学师范面对更多的异样眼光,也害怕生下的下一个孩子也会和春和一样。
无论是外婆、妈妈,还是春和,只能说,从谁的角度出发,谁的苦难就会被放大。
外婆对春和而言,是亲人也是朋友,会放纵他的“胡闹”,维护他、鼓励他、支持他的一切。把他当做正常成年男性一样,与之谈论穿着、工作、交朋友,甚至是生理反应。心疼春和的痛苦、辛苦与努力,也赞美春和的每一次积极主动,并且一直陪伴他“蜕变”。
《小小的我》真的很用心地在讲脑瘫群体的故事,也带更多人了解了脑瘫群体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以及面对的家庭困境与社会困境,值得多刷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