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回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Luigi案之后再来看这片,原来开头的保险拒付是个大重点。。。。。。
超多剧透
接受不了这几条故事线的,看这部电影会看得很不爽。
1.受过良好教育,争取不伤人命,对兄弟绝无怀疑的匪二代死亡。
2.妻子生病,家庭没有收入来源的老兵失去义兄弟,自己入狱
3.原来冷清冷面的社畜在被劫为人质后同情其中一个劫匪,帮他偷钱,而且开始对工作对象(需要急救的病人)富有同情心
感觉这三条都是一些观众的“毒点”,没有逃出生天还大义凛然的黑社会,匪徒无论借口品行身份通通受到制裁,受害者对加害者产生同情,主角主动投降,情绪失控,内部互斗,使得一部无脑爽片有了和题材不太协调的道德和社会内涵。
片尾观众情绪松弛的点只有在急救员看过病人松一口气时才能得到。在回忆杀那一段情感非常矛盾。总觉得片子剧情设计暗指一些社会矛盾,否则无从解释这些安排的用意,非要用兄弟一人杀死另一人来解决,模糊阵营的善恶而突出行为。
强行解释的话,影片的中心其实是“少死人”。
无论是匪徒一伙,警察,还是路人,所有导致伤亡的行为都被批判。肇事者丹尼死了;对车上人命漠不关心的警长死了;无故屠杀警察为乐、企图杀死人质泄愤的匪帮死了;以及不肯援助老兵家里患者的国家机器最后无法找到丢失的钱。
所有“好行为”都受到了称赞。尝试保全人质的匪徒兄弟,尝试营救人质的探员,对病人很关心的菜鸟;等等。
嗯,莫名的具有教育意义。
所以,如果能get到点,那就是好片;如果get不到,但镜头看得很爽,那就是爽片;如果审美疲劳又被剧情恶心到,那就是烂片。
过度解读一下:亡命救护车,与其说是救那名受伤警察的救护车,不如说是为了救那名母亲而亡命搞来医疗资源。。。
——
搬运一下
我个人在两兄弟回忆童年的地方感动了,这片子你不感动也可以,毕竟那个点和“爽片”预期差挺多的。但是不能小瞧它的情节,它情节的安排是值得看重的,这些问题必然是存在于现实中的。
隔了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产品引进,这种反而更难理解。也就是美总统选举、Luigi刺杀案后我才发现或者说确认,它剧本编成这样就是有意而为的。在这种时代你怎么既爽得起来还能真情流露,嗯,大概也就只能这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