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软已经无法诠释高开低走的剧情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生活大爆炸》1-3季可以算是挖掘某个领域群体的高开剧情,科学家是否如片中人物不尽然,却让观者对现代物理有了一些认知。除此之外,其他人物设定只能算二流甚至三流。至于剧情,和情景喜剧的经典之作《老友记》差别并不大,无非吃喝拉撒,堆一堆感情戏,美剧所有套路都可从中寻觅。
之所以说高开低走,高在于人物设定的高起点,高智商低情商,自然而然有了上升空间。反之,低走则说明人物设定历经十二季,并无太大变化,比肩《老友记》还差一个钱德勒。《老友记》里人物设定同样存在问题,可以说除了钱德勒,没有一人变得成熟。罗斯的自大自私无担当贯穿始终,同样的莫妮卡秉承家训,自负和强迫症将祸害至领养的无辜幼童。瑞秋放浪形骸不会因为有了孩子而变得稳重,乔伊低智商注定单身一辈子,被编剧眷顾的菲比怪咖和不顾他人感受从天真变成自私。而经典则在于钱德勒面对每一个角色,成长为一个游刃有余角色的同时,自身肩负起一个家庭和团队的责任。领养孩子过程的挺身而出,安排落单的乔伊,从一个害怕承诺,变成一个富有担当的人,这才是人物的成长。反之,其他角色在钱德勒一家搬走必然分崩离析,罗斯这一对永远因为自大自负和放浪不得善终,乔伊因为不适应成人的世界而独孤终老,游离始终的菲比爱谁谁,散了就散了。
反观《生活大爆炸》,其中唯一成长的角色就是佩妮,但佩妮的角色并没能上升到提升他人的作用,其他所有角色依然江山易改。核心角色谢尔顿的自私贯穿始终,十二年的磨合,即便是智障也会成长,高智商的人绝不会零情商,只是需要成长的过程,可惜编剧钻了牛角尖,可能坚持写出一个始终让人讨厌的角色也算一种本事吧。莱纳德的胆小怕事没有自我,同样贯穿始终,最后还加上对婚姻的懈怠,虽然反感谢尔顿却沦为忠实舔狗,彼此的成长助力为零。怪咖基佬一个始终舔自己宇航员的成就,什么低级玩什么,父亲的离家出走并没有因为成为父亲而走出阴影,即便有了两个孩子依旧没有上升至父亲的定位,害怕没法教育孩子就像那五分钟的快感,说完就完。一个始终基佬,追到的女孩永远不会珍惜,人生没有规划没有成就,倒是对攻方始终痴情,最后的机场挽留注定三人是永远的三角关系,只差临门一脚。佩妮作为《老友记》当中可以比肩钱德勒的角色,却只能说在各个角色之间游刃有余,而起不到任何的推动作用,毕竟只是蹭吃蹭喝的主儿,前期配莱纳德算是男才女貌,后期配莱纳德只能说结婚证绑着,有了钱却没了貌,过一天是一天,夫妻彼此之间再没有任何可以吸引对方的地方,天天酒不离手迟早会散的一对,怀孕作为编剧最后的救命稻草也显得如此的乏力,而不是水到渠成。最可笑的是编剧在末尾突然的煽情,说是让整部剧划上圆满的句号,其实只能算最后的YY,前一天的自私和后一天的深情感恩,这种落差本可以用十二季来完成,却用如此仓促做法,只能让人嗤之以鼻。再者,作为完结撒花片段,仅用一个友谊的感恩作为完结,实在让人无法认同。在座的核心角色,除了莱纳德夫妻,其他人和谢尔顿何谈友谊?谢尔顿反手就能把所有人全卖了,其他人的生活没有谢尔顿也完全不影响生活工作。说实话,都不知道其他三人去瑞典凑什么热闹,谢尔顿还不如请上自己的老娘和莱纳德的老妈,以及亲哥哥做观众更能说服人。比较《老友记》妥妥的散场,各奔东西,《生活大爆炸》就是纯YY的结局。和《老友记》一样,在结局已经看出各自的归宿,《生活大爆炸》随着佩妮这一对成为怨妇怨男分离后,必然越走越远,谢尔顿的自私带来的是必然是下一代的悲剧,山中孤宅作为谢尔顿的终点并不是没有可能,和那怪咖数学家不一样的是会有莱纳德这舔狗。紧身裤两基佬疏远其他人奔向世俗的彼岸以避开世俗眼光。生活大爆炸没有在友谊中走向结局,必然在缺乏牢固的友谊基础之中分崩离析,生活大爆炸也不知道炸了谁,全都各自疏远着,毫无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