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看《出走的决心》有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最近刚好回国,今晚跟亲戚的饭局之后,我突然决定一个人把这个电影看了。
我觉得有人来把这个故事拍下来,很伟大,很感动。我觉得这个电影还差一些,女主角累得苦得委屈得还不够多,她老公烦得顽固得找事得还不够多,但我还是很感动,我总在本无剧情起伏的地方掉下眼泪。也许这个电影不想拍得苦大仇深,不想用冲突的情感去寻求观众的同情,就是在钝钝的普通的生活之中,就突然要爆发出来。
前两天的一顿饭,我经历了网上看过好多次的段子。一个(女)长辈突然间冒出一句夸赞 - xx(我表哥)真是一心扑在孩子身上啊。我当时也不知道脑子里哪里来的一根弦,就断了,也许我肤浅的认知让我不可避免地敏感了。我说,男人真是好做,做一点事情就能得到夸赞,事实上我也不知道他那天到底干了啥,自己来的饭店,进来就开始打麻将,然后抱怨带娃来的妈妈太笨怎么停车位都找不到。当然此后饭桌上有的顺着我的话说(主要是受害者),提出此话的长辈当然不让(也有别人帮忙说),说着自古以来都是妈妈带孩子的话,还有很大一波长辈装傻充愣话都不插。我的修养程度和文化水平之低让我当场拍桌子说,自古以来便对吗,换来了另一位男长辈的一句,她在美国呆久了,思想已经严重西化。后来回到家我有些后悔,觉得我的强硬态度不应该在饭桌上树立,而且强迫别人瞬间同意我的观点本也就已经违背了我的初心。那么不如我就把最后那句评价当成对我的赞扬吧。
今天又更是仿佛应酬的一顿饭,饭桌上的男性都仿佛电影里面女主角老公带回家的那波人一样:自信,好面子,说话从来不算话,小聪明耍尽,什么都懂,为了美国和中国哪个大的问题争了个面红耳赤,最后用大嗓门压过另一边的人算胜利。在外人面前,对自己的老婆从来是呼来喝去嗤之以鼻。对男性,长辈的就是点头哈腰,然后劝酒。我从来都不明白为什么会让高血压的长辈再多喝点是为了他好,你们说我不懂,是啊我确实不懂。我爸喝了酒,难受的从来是妈妈和我,睡不好担心喝了酒呼吸不畅血压飙升,还要听他口出狂言。这么说来,去吃饭一路还是妈妈开车穿过繁杂的交通状况来的,到头来我爸说现在的人开车都懂规矩了,只有个别电动车乱跑,我大概是瞎了吧,我一路看到不懂规矩的车可以组起来开几次F1比赛了。我爸还有个总是不经意间滑出嘴的:“这肯定是个女司机。” 女司机女司机,你这一辈子到哪不是我妈就是你女儿载你,哪个不是女司机。街上莽撞的出事的,抬头看看有多少是女司机?不过就这样,我自觉我爸已经算是这些男性中较为明事理的一个了,只不过今天mbti测出来发现共情能力真的不行。看了电影觉得姜武演的这个老男人还是略微温和了,说的文文弱弱的普通话,吆五喝六的本事还差点,不过慢慢地确实血压就上来了,她爹也是个典型的有男德的男人。女人还要受多少苦,我的女性家人们无论文化水平高还是不高,在家老公听话还是不听话,都还是要比男的付出得多得多,且从不被看见。好在电影里还有一个女儿,虽然女儿偶尔也添了一把柴,但最终还是女儿最疼妈妈。
女性觉醒起来!我不为我在饭桌上围绕厌女言论辩论感到羞耻,除了对自己血压不好一点,我还愿意多多参加。网上我不喜欢瞎评论,但是有些话要是贴着我的脸开过来我是不会客气的。
(本文并不针对所有男性或女性,请勿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