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研究——柯兰、柯哀、悲剧以及历史的演进
前言:本感想受到b站up主“哀是麦子的球迷”相关视频启发,本影评“不包含”剧透。
创新点:本文是全网第一个有理有据喊出“柯兰”而非“新兰”的文章。
结论:说到底,只有生产力才能承受生产关系演进所带来的悲剧。
一、“崩坏”与《火影忍者》和《哆啦A梦》
第一步,讨论故事崩坏的是什么样子的。所谓的“故事崩坏”,最直接的表述就是,把观众当傻子耍,这又分为两种。
1.第一种是岸本齐史。《火影忍者》的故事基石就是对等级制的反叛,漩涡鸣人的初登场就是底层身份,这种底层身份体现于“家长霸凌”。初登场时,有一幕,主角独自坐在秋千上看着其他孩子的家长来接他们的孩子放学,而那些接孩子放学的家长对鸣人有明显的嫌弃表述,等级制也由此建立,即,成年人与孩童之间的等级制。然而,岸本齐史反叛等级制的方法是构建另一种更大的等级制——让鸣人拥有一个很牛逼的爹,波风水门。成年人与孩童之间的等级制,本质是时间的等级制,而官二代与民二代之间的等级制,本质则是血缘的等级制。从这个层面上,整部《火影忍者》便被局限在了一个巨大等级制之下讨论一切人物关系,换言之,漫画的其他地方可能有其意义(比如展现了日本的忍者文化等),但是最初对等级制的反叛是没有意义的,《火影忍者》之中鸣人的剧情,承载不起读者在漫画之初建立起来的对鸣人同学家长瞧不起眼神对敌视与仇恨,当然也有角色能够承载,比如最典型的小李,但是被作者自己否定了。岸本觉得凯对小李传授绝学的剧情,本质上依旧是“施舍”,而凯的绝学,又是师承自己的亲身父亲。《疾风传》里面,岸本彻底终丧失了继续在李洛克身上探寻的勇气,最终使得整部火影在结尾彻底崩坏。
2.第二种是藤子·F不二雄。《哆啦A梦》的故事从一开始就是子供向的架空世界故事,不二雄也没有跟观众藏着掖着,就是明确跟观众表明自己作品的定位,即单元剧,或者,直白一点讲,就是故意“崩坏”给你看,类似于大前期的《银魂》,但是《银魂》当然没有贯彻这种单元剧,而是在中后期逐渐加入了其主线剧情,这个另说,举这个案例就是为了表现这种“崩坏方式”是一种什么概念,好有一种对比。另一个极其优秀的同类作品就是《蜡笔小新》。但是,这样的方式同样存在着另外一重问题,那就是“结构化”严重。所有的这些单元剧基本都有一个清晰的故事模版,不论故事内容如何改变,它每一单元的故事模版是僵死不变的。即便像《银魂》那样,作出了突破,但是等整个故事完结的那天,我相信,后来者真的很难有勇气继续重启这部作品了,因为琐碎的情节太多,就如《凉宫春日》漫无止境的八月那样,很难有人不倍速看完。从此以后,江湖上只会留下“银学家”和《银魂》的传说,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以至于不太可能会有路人党(但是反过来想,这也是《凉宫春日的消失》封神的原因,没有漫无止境的八月,就绝不可能有后面的剧场版)。
以上的两种,都是现实世界与故事的悲剧,而不是故事内部的悲剧。
二、“崩坏”与《名侦探柯南》之中的感情线
第二步,我们要讨论《柯南》的感情线要怎样发展才会“崩坏”。
1.首先,柯-兰-哀之间的关系始终有着一个巨大的背景和背景设定,背景是“黑衣组织的阴谋”,背景设定是“与黑衣组织(或者更准确地说变小药APTX4869)扯上关系的人注定会面临生命威胁”。
2.基于此背景和设定,在后续的剧情中,观众逐步建立的印象是,(1)黑衣组织的阴谋注定是邪恶的,因为组织的权力部门为了达成目的不惜跨国犯罪和杀人越货,(2)无辜且善良的人不该死。
3.由这样的推论,我们便能得出以下诸多结果。
(1)工藤新一不无辜,因为他不自量力。“不自量力”和“多管闲事”相区别,身为侦探,其所谓“多管闲事”可以用信仰和习惯加以解释,因为侦探注定是要插足他人案件的,我们不能只在工藤新一侦破案件时才拍手称快,而在他遭受黑衣组织袭击时就骂他“多管闲事”,或者说,被迫服下毒药面临生命危险只是多管闲事必然面临的代价。柯南或者工藤新一在侦破其他案件的过程中肯定也面临过其他凶手带给他的生命危险,只不过黑衣组织是第一个得手的而已。因此问题就变成了,为什么之前他面临生命危险能够化险为夷,但是面对黑衣组织时却失手了呢?答案是柯南或者说工藤新一初期及其不自量力。后面,满月篇之前,柯南两次想单打独斗破解黑衣组织的阴谋,两次都使自己陷入险境,那之后柯南面对黑衣组织就必然要找帮手了。
与之相似的角色还有少年侦探团。
(2)毛利小五郎不无辜,因为他出身警校,而且自己的职业就是侦探。警察部门的职能就是打击犯罪,毛利小五郎与警察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自己又是在辞职后当上了侦探,且在警队内部还享受着一定的威望。因此他身上拥有一定程度的“不无辜性”。
(3)铃木园子不无辜。她自己的身份就是铃木财团的千金。她与小兰的关系下文继续探讨,但这是一个豪掷重金就为了能跟怪盗基德见上一面的女人,结论就是她(至少跟少年侦探团一样)并不无辜。
(4)阿笠博士也不无辜。这一点后面再说,这里先埋一个伏笔。
(5)整部作品最无辜的人是毛利兰。她虽然身为小五郎的后代,却没有像服部平次那样对任何案件或者推理产生过感兴趣,她甚至不想和妃英理那样做个律师。她和铃木园子一样,想做的就只是从纯粹的爱欲出发,打理好自己身边各种人际关系,不管是她家庭内部的,还是她自己的。整个作品,她对推理和案件都表现出一种抵触和被动,可以说她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局外人。
4.因此,毛利兰是整部作品最大的道义来源,具有最为广泛的代表性。黑衣组织的邪恶计划再怎么邪恶,如果跟毛利兰毫无关系,那么就无所谓好还是坏。但是,毛利兰是以一种最无辜地方式卷入了整个《名侦探柯南》的主线剧情,承受了整个故事最大的“悲剧性”。看似主角团各种秀操作、各种耍帅,但是,整个故事如果真的在现实中能够发生,那么,只有毛利兰有资格当见证者。或者这么说,当所有人都是鲜花时,唯一剩下的那片绿叶就是最重要的。
这当然不是为了挺柯兰,或者贬低柯哀,读者必须明白这不是选择题,且听我慢慢道来。
三、柯哀与柯兰
1.柯哀——实际上的可能,明面上的不可能。
我基本认同柯南与哀酱两人互有好感,彼此之间的关系就是暧昧关系,或者说,未曾捅破窗户纸的恋人。理解这层关系,必须理解电影《小妇人(2019)》的那段著名的自白——其实,其实我只是觉得,我只是觉得女性,她们有自己的思想,也有灵魂,也有自己的内心,她们有远大的志向,她们有天赋,她们甚至还有美貌,我真的受不了,每次听到人们说女人生来就是为了爱情(结婚)的,我受不了这些话,可我,可我真的太孤单了。——引用这段话并不是为了突出其抗争意味(以防如果可能的话,让后人看见了这些文字),而是为了突出其“孤独性”,乔决定向劳瑞表白,可能确实出于喜欢,但其中包含了太多孤独,她自己承受了太多孤独。
如果柯南向灰原哀表白,那么其纯粹性是绝对存疑的,因为在他客观上最无助的时候,只有灰原哀有资格走进他的世界,只有灰原哀有能力理解他、抚慰他。当然在后面的剧情中,哀酱也是这样做的,她本就是一个善良的小天使。
当然,说哀酱是“小天使”不是一句恭维。“善良”并不是可以随便运用的。“善良”代表着一种纯粹性。比如赤井秀一,他怀揣着功利的目的接近宫野明美并骗取她信任的那一段故事,我们很难说他是一个“善良”的人,直到后面他假戏真做真的爱上宫野明美了,才算是“洗白”了。
既然设定是“善良”,那么就注定了灰原哀没有资格向柯南表白,不论自己如何深爱着柯南,因为,无论如何,是她的无心之举害得柯-兰几乎“天人两隔”。不论是剧情外哀酱被青山刚昌“设计”成了这样一个“善良”的角色,还是剧情内,哀酱自己表现出的那些抉择和她自己的那些性格,都决定了,她不可能主动表白柯南。除非她后面黑化,并成为她最讨厌的、最害怕的人,也即黑衣组织成员。黑方成员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别人的命不是命”,而红方阵营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别人的命也是命”。
2.柯兰——明面上的可能,实际上的不可能。
很喜欢up主“哀是麦子的球迷”的解读,前期的小兰问柯南的都是“你就是新一,对吧”,后期小兰问柯南的都是“你是柯南,对吧”。反正看的人很心疼,因为,就算柯南真的告诉了小兰真相,她接受得了吗?
她几乎全程见证柯南和灰原两个小孩子亲密接触、共同探讨案情、分享经历,甚至可以说,小兰自己就是最大的“柯哀党”,这个时候,就算柯南敢告诉小兰自己就是工藤新一,小兰敢听吗?或者说,小兰做好了倾听真相的准备吗?
四、悲剧与历史的演进
截至写作本文,柯南剧情还没有完结,因此,本篇剧评可以作为《名侦探柯南》的一个锚点——至少现在,这部剧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尾,只有某种趋势。以下推论都建立在“黑衣组织的真相不可言说”的基础之上进行。
1.所谓“黑衣组织的真相不可言说”,主要是出于一种顾虑,即《名侦探柯南》的现实性。《名侦探柯南》发展至今天,也有了很多“柯学”名场面,这也是很多观众唱衰《柯南》这部剧的出发点。《名侦探柯南》自诞生起,就承载了观众对于架空世界作品的反叛。就比如,《高达》《七龙珠》这些作品再怎么表现,再怎么比喻,它们也是架空世界作品,它们始终可以用“架空世界”作为最后的退路。但是《柯南》不同,它的初诞生,或者说,它的“资本原始积累”,很大部分来自于观众对现实文艺题材的需求。青山刚昌自己最引以为豪的,也是《柯南》之中,恋人之间感情的真实表现。
如果最后强行大团圆,也就是黑衣组织在民间侦探、日本公安、美国CIA、FBI、国际刑警的联合努力下被团灭,其邪恶阴谋被阻止,真相天下大白,同时,缩小药的解药被研制,整个社会都用上了缩小药,容貌焦虑被彻底解决,整个柯南世界成为了一个乌托邦。
其实这样处理也不是不行,那样的话,柯南-小兰-灰原哀以及其他所有因为黑衣组织而承受巨大痛苦甚至丧命的人(包括了付出了巨大代价的宫野明美、赤井秀一、安室透,甚至是贝尔摩德),都会得到解脱。
但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剩下的那个结局,以及结局的人物,将以什么样的代价来承受这么巨大的悲剧,就是我们最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只从主角团的感情戏切入。如果就是如今这样进入了剧情的结尾(且即便黑衣组织被端,缩小药还是没有被推广到整个社会)。
1.最“不善良”的结局就是柯哀在一起了。
最大的获益者是背后获得APTX4869巨大收益的权力集团,代价是发生在主角团以及整个事件中被波及的无辜或善良者身上的悲剧,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让小兰作为唯一代表承受这巨大的悲剧。正如我们上文所说,小兰并不是一个自私的人,然而,最大的问题是她是否做好了这样的准备,做好了被整个世界抛弃的准备。
很难想象小兰能在如今这样不做任何思想建树的情况下承受整个世界的恶意,具体参考《EVA:真心为你》中的碇真嗣,把小兰想象成丁真嗣。要知道,真嗣可是用了后面整四部、一共十小时的剧场版来做心理建设的。我看小兰没这个条件。那崩溃和疯狂就是必然的事。
3.如果选择一种勇敢但是拧巴的结局,那就是柯兰在一起了。我这里坚持用“柯兰”而不是“新兰”,是因为,“柯南”不论是作为一种身份,还是作为一种历史,都已经“存在”于工藤新一的生命之中了,逃避是不可能的——除非柯南最后挂了。
这样的话,那么必须要把《名侦探柯南》解读成一部爱情片。这一所谓“爱情”,既是哀酱的自我牺牲,也是柯南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即,和一个自己实际上不喜欢的女人结婚。说小兰是柯南不喜欢的女人,因为到后期,即便看不出来柯哀(不论是在生活日常、还是推理破案)才是臭味相投、更有共同语言的一对,也能看出毛利兰就是个纯工具人、纯绿叶,或者,说得不好听一点,纯粹的女舔狗。
那么,便是柯南和哀酱承受了一整个黑衣组织和APTX4869所带来的悲剧。
当然,除了乌托邦、小兰悲剧、柯哀悲剧,有没有第四种结局呢?
4.没错!还存在第四种可能!
第四种可能就是小兰带领观众,从“绿叶”转变成“红花”。这要求小兰主动放下“工藤新一”,走入新的环境。而这种放下不是简单的嘴炮,而是要求小兰拥有一个正常高中生的智商,“不动声色”地完成如下过程:(1)看出柯南就是新一(即便带入剧情,智商正常都能从那么多次完全站不住脚的搪塞、旁观者的说漏嘴、以及莫名其妙卷入了奇怪的案件,这三者中猜出点什么);(2)偷偷地悲伤而不被柯南或者灰原发现;(3)重拾人类的尊严、振作并积极融入“新的现实”,包括承认自己不如灰原,更与新一(柯南)有共同语言,承认以自己目前的能力不如灰原,更能够在科技方面帮助新一(柯南),并且在认清上述两种现实后积极作出自己的应对。
第一种应对方式,强扭的瓜不甜,兴趣是模仿不出来的。小兰本身就不喜欢死人案,而新一却热衷于推理死人案,那么,小兰就需要找到自己真正热衷什么,然后走出一条和工藤新一不同的道路,从工藤新一的世界中离开。这种离开不是以“回归”为最终目的的离开,而是纯粹的离开,这意味着毛利兰可能在自己的道路上最后又回到工藤新一的身旁,同时,也可能遇到一个全新的另一半——并且,后者的可能性远远高于前者。
第二种回应方式,小兰开始热衷于医药化学相关的知识,不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她开始大量学习医药化学的知识。如果她没有意识到,只是潜意识,那么结局必须使得这一习惯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贯穿她生命的始终。如果她意识到了,她将发疯地学习,直到发现自己不是这块料,然后回到“第一种应对方式”,或者直到通过不懈的努力达到了宫野志保的高度(能自己拉起一支团队做出APTX4869的解药)甚至超越宫野志保。亦或是,阿笠博士太心疼发疯学习的毛利兰,由他帮助小兰学习医药化学知识,或者告知小兰真相。
(以上两种结局都需要大量的中后期铺垫,但遗憾的是,青山刚昌显然没有这方面的打算,读者完全看不出铺垫的痕迹)
五、历史的演进与人类社会——铃木园子与阿笠博士的对比
前文埋下过一个伏笔,即“阿笠博士为什么不无辜”。
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联系毛利兰与铃木园子之间的关系。铃木园子是铃木财团的千金,手上有花不完的钱,但是她的性格和毛利兰一样,至少,她用钱收买过很多人(甚至包括她对象京极真),但从来没想过用钱去收买毛利兰。
但是,假设铃木园子一夜之间成为了穷光蛋,请问她一夜之后第二天见到毛利兰会不会自卑?她甚至可以对其他所有人都不自卑,唯独对毛利兰会自卑,会不自觉地怀疑毛利兰接近她到底是不是为了钱,即便作为观众,我们都知道毛利兰和铃木园子就只是单纯的臭味相投的好姐妹而已。
这是一种来自阶级的反作用,或者更通俗一点来讲,生产关系的反作用。生产关系附着于先进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力不适配的人自然会被生产关系淘汰。如果铃木园子一夜之间失去了所有财富,她的第一反应一定会是,以我的能力,我有办法(资格)重新获得我原来的资产吗?
权力阶层会产生这样的幻觉,即,自己的特权来自于自己的人际关系。所以他们只关注能维系自己地位的人际关系,用以换取自己地位得到维持的短期利益。园子显然不属于这类人,因为她将最多的经历花在了完全不能帮她赚到任何钱的小兰身上,并且从来不从小兰身上获取任何资产阶级优越感。也因此,当生产关系反作用于园子时,她一定会遭到淘汰,除非她自己依靠努力成为科学家,或者一夜之间由“单纯可爱白富美”蜕变成“阴狠毒辣蛇蝎婆”。
那么在《名侦探柯南》中,谁最代表能供生产关系附着的生产力?答案是宫野明美、宫野志保、以及身为科学家的阿笠博士。他们身上绑定着“生产力”的标签。也因此,第一个得知工藤新一变小真相的人是阿笠博士,柯南完全不忌讳将自己的遭遇告诉博士,这一优先级甚至高过他的亲生父母,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只有他身边最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阿笠博士才有可能相信他的遭遇。
如果连阿笠博士都不相信他的遭遇,那么工藤新一就等于死了(当然,柯南卧薪尝胆复仇黑衣组织也不是不可能,但那确实太个人英雄主义了,柯南要坚持推理,同时还要自己独自解开APTX4869的秘密)。
因此对于“黑衣组织”和“APTX4869”这两个背景条件,除了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政府组织,和黑衣组织内部的先进生产力,阿笠博士这个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唯一代表,最负有揭开“APTX4869”的责任。也因此,阿笠博士注定会被江户川柯南所相信,也注定会被江户川柯南拉入知情人员名单。因此,他“不无辜”。
这也是在上文提到的一个结局中,小兰会注定成为第二个阿笠博士的原因。
六、笔者自己的反思
写出这些来,笔者自己也非常尴尬,原因在于笔者看完了一些书、受到了一些震撼之后,不可避免地养成了“清算一切”的习惯。这篇影评,说白了,本质上依旧是“清算”。其中的合理性,还请各位读者自行斟酌,理性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