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券在握》:算盘声背后的讽刺与光明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不确定有多少人看懂了这部电影,以及其背后的讽刺价值和现实逻辑——反正拿这个片当爽片看的,我大概都可以理解为没看懂。
AI自大型应用以来,固然产生了不少价值,但与其所谓的“能与堪比改良蒸汽机、发明内燃机、引领下一次工业革命”的噱头相比,实际上连百分之一都达不到——不过,在股市上,则是另一回事了。 在股市上,哪支股票如果能蹭到AI技术的一点利好,那便是数不胜数的财富……至于这支股票是否真与AI技术的发展相关、关联多少,股市里的赌徒们似乎并不关心。
所以,《胜券在握》里那个所谓的“最大硬伤”——陈明昊饰演的段总,是否能识破原型机被毁后,主角们临时拼凑的、看似AI对话、实则远程通话的AI大模型的真相——重要吗?
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我曾经也以为答案是重要的,毕竟如果白胜(邓超饰)和他的团队们真能在被毁之前原型机的基础上稳扎稳打,那对公司的帮助一定是无可比拟的,白胜的被裁危机一定迎刃而解了……可是,影片最后告诉我们,能改变人类进程的AI技术,在爱吃“股票”这点醋的Boss王天润的餐桌上,连饺子馅儿里的葱花都算不上。
有AI,公司股票大涨;没AI,Boss和段总联手炒个概念,公司股票依然大涨——也就是说,哪怕当时白胜端上来的是一坨答辩,依旧不妨碍白胜最后成为AI明星。
本片MVP,我自然是要给董事长兼CEO王天润的饰演者,宁理老师。 白胜片尾慷慨激昂的控诉演讲,王董是全程微笑着看的。说实话,当时我真怕这段正义感爆棚的台词,俗套地成为电影的收尾,幸好刘循子墨导演没有这么做。 然而,王董虽然全程微笑,但他看白胜的眼神,却像是看图中蝼蚁、笼中蛐蛐一般——任你如何蹦跶,都左右不了我接下来要干什么。 那是一种充分享受了金钱的欲火放纵之后,除了看不见、抓不着的虚名之外一无所求的,平等地藐视着所有人的冷漠——别人的人生巅峰,可能都够不上他贤者时间的半刻低潮,因此他有什么必要和你争呢? 宁理老师性感的微笑背后,是刺骨的寒意。
从这个角度来看,与依旧在股市大把捞钱的奥传司股东们相比,被迫出走的主角们其实是失败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眼里《胜券在握》并不是一部爽片——王董三言两句,解决了白胜当下的问题,而在结局里,白胜竭尽全力,却没能伤到王董和他的公司半分筋骨,而我也知道,想推倒王董这路人,靠进退维谷的白胜是不够的……
但靠周望高是可以的——饰演他的郑云龙,是本片我另一个心头好。 昔日,在剧场欣赏音乐剧《我,堂吉诃德》时,我便对郑云龙印象深刻:郑云龙的眼神里,真的有那种“因为过于高贵,所以不能理解凡夫俗子选择自甘堕落”的迷茫与疑惑,却又有着兼具勇敢与凶狠两种特质的、敢于向封建教会发起挑战的理想主义精神!(绝非某些看似人五人六、实则鼠目寸光的卡司所能比!) 而这份“堂吉诃德”精神,也被郑云龙带到了《胜券在握》里。
面对同样属于封建压迫的父权,面对与教会同样心狠手辣的资本大佬,周望高不知所措的眼神里,却总有着一丝向往光明的清澈! 在白胜团队感受到了“团结合作、独立生长”的温暖与自由的周望高,第一次认识到“靠自己的双手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这件事,似乎是可行的! 因此,你能在大银幕的郑云龙身上,看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想主义精神,而封建的压迫和资本的算盘,并不能绞杀他身上那份蓬勃的生命力——本身就业务过硬的周望高,正如佼佼者郑云龙,或许会一时蒙尘,但终究会一飞冲天。
家族给了周望高雷霆手段,泡泡工厂给了周望高菩萨心肠,若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确实要靠“周望高们”。
后记:
临近年底,大银幕上反而好片颇多,而《胜券在握》似乎难以进入我的年度前十了。 但是,论2024年我最喜欢的电影角色,那非《胜券在握》里,郑云龙饰演的周望高莫属。 自现场看《我,堂吉诃德》认识郑云龙以来,直到2024年的《胜券在握》,我对郑云龙的印象始终如一——如果非要形容,那就是我最喜欢的郑云龙的歌曲作品《少年行》里,王维的那两句诗: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昨日我忽然想到,周望高竟然又是对“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的一次诠释: 边庭征战是为人民造福,科技创新也是为人民造福,在不同的路上,郑云龙都演绎出了“侠骨香”——即超脱了勇敢和自信的,明知一片祥和之后有多少勾心斗角,哪怕牺牲如“北京地铁早高峰旁边大叔脸上的粉刺”一般近在眼前时,仍要为“大义”这个熊掌+“小善”这条鱼的兼得,而随时准备战斗的、清醒的无畏精神。 演艺界拥有少年气的人和角色很多,但像郑云龙的周望高这样,逐渐克服了莽撞与冲动,逐渐老谋深算之后,却仍然有清醒坦然的赤子之心的“少年气”的,很少很少…… 归根到底,是因为少年演员好找,少年侠客难寻——但有郑云龙,我心足矣。
放几张首映礼上郑老师的生图,确实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