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东西?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不可多得的好电影。电影名很有意味,什么是好,什么能叫做是东西。看似与电影关系不是很大,但正是这个日常生活中无意识频繁用的词才能描绘现实与幻想。
我已不再幻想。这无疑是揭示导演的内心想法,也是当代所有人(起码是年轻人)的现状。
我这样就很好啊,我只是享受被爱的快乐。成年后一切补偿性获得,似乎都是有迹可循。电影里出现的小男孩,长大后会是怎么样的呢?是口中挥舞女权旗帜的女权表演者,是完全享受性别红利的男士,是被性别对立与男权主义荼毒的看片男?
“你是试图摆脱父权机制的loser”,可熏陶在父权家庭里,在闭塞的环境里,如何再见新社会与新思想。“礼貌不会破坏氛围,不礼貌才会”。女性也要想想,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没必要配合演出。男性也要想一想,你所看到的是否是真实的,是否一直生活在谎言里。
重复性苦难叙事。不要因为在生活中常见而忽略,抒写自己的感受没什么不好。大胆去写,接受审判。这是导演想要表达的,也是演员所想表达的。积极乐观的人才有勇气直面接受悲剧。
我知道,电影是幻想艺术。我们都想成为小孩。天真烂漫的年纪,无限的可能。让他们成为我们思想解放与抗争的载体。我们无法回到过去,重塑童年,但我们的下一代可以。当然,这不是宣扬生育必要性。我很喜欢这样的角色,因为是孩子所以有可能承载我们的思想,无论是《一一》,还是这部电影,导演都拿捏得很好。孩子们的十万个为什么,才是人生最难回答的难题。
“其实男人很好玩”。看似烂漫愚蠢且无厘头的荒诞发言,但其实是“物化”男性的尝试。男性角色之间的“雄竞”,是对同性别之间的恶意,这是男人对男人的苦难,也是女人对女人的苦难。
电影末尾鼓励茉莉走出橱柜,从框状拍摄,不正就是束缚与解放。
女性拯救女性。我依然认可,“人类的堕落从女性开始,人类的拯救也应从女性开始”。
纵使这部电影,是个人理想的完美体现。但仍值得鼓励与赞扬。中国电影应多有这样的电影。
邵艺辉导演,我们都记住你的。
ps.导演音乐品味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