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东西》确实是好东西,是女子东西。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刚看完《好东西》,内心非常澎湃,总想写点什么,但又觉得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明天再写就不是今天的好东西了,干脆现在就写了。
这部电影给人——至少是我,一种刚跑完步全身粘着汗后洗了一把热水澡的酣畅淋漓的爽感。影片刚开始三分钟,我就笃定地和同伴说——
这是我今年看过最好的电影。
《好东西》的叙事风格,真的是好东西。它将故事着重聚焦在王铁梅、小叶和王茉莉三个女人身上,他们年龄不同,处境不同,烦恼也不同,但他们都是人,都是女人,没有任何前缀,就是女人。他们的生活就这么在你眼前铺陈开,你无法将其归类于训诫与传教的电影,因为这些处境都是真实的,而一点一点看下去,相信你会敬佩《好东西》能把处境和事实传递得如此自然而幽默的能力。
因为《好东西》的叙事风格就像王铁梅身上穿的衣服——“90%荒诞”,这故事的百分之九十再怎么诙谐闹腾你都不会觉得离谱,因为剩下的百分之十质朴得就像树根一样牢牢地滋养着九十根戏剧化的树枝。
有人将《好东西》比作中国的《芭比》,我不同意。因为《好东西》不仅在传递观点,也在温和而有力地告诉你,事实和现象就是如此。在《芭比》里,我看到的是一个愤怒的女性,而在《好东西》里,我看到的是一个平和的女性。这两部电影是当下女性主义观点百家争鸣的缩影,把任何一部电影比作另一部,都是对两部电影想要传递的女性力量的不尊重。
《好东西》里,王铁梅是当下人们对于“大女主”形象的普遍理解:强大,独立,每一件事都能做好,对待感情果断干脆;而小叶代表的则是当下流行观点中普遍比较唾弃的“恋爱脑”形象。但是王铁梅做得如此完美的动力,有多少是来自于社会对“母亲”这个形象的完美要求和社会对于“大女人”的条件桎梏,又有多少是发自真心呢?同样,即使是被唾弃的“恋爱脑”小叶,他也不过是更勇敢更有会爱的能力而已,难道真的是一个“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傻子”吗?又如王茉莉,对于社会而言,大家都会下意识地选择上台,但这是社会的标准,他就爱做观众。
《好东西》说,好东西包括所有“女子东西”,女子力量是包容的。三个女子的形象设计很巧妙,王铁梅、小叶和王茉莉就像三代人,就像女子主义发展的缩影,从做一个好妈妈,到勇敢追求自己缺乏的东西,再到真正独立思考自己要什么,或许王茉莉就是一颗代表希望的种子——没有人能剥夺我尝试上台的权利,但我仍然可以不被其他人的观念裹挟,做一个最会鼓掌的观众。
当然最爽的,还是坐在电影院里,每个笑点总会有女人们心照不宣的笑声。说真的,爽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