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此刻,我们一无所有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太适合周末,松弛下来,看的一部电影。
也庆幸今天,依然有维姆·文德斯,
在拍这样类型的电影。
它没有故事,更没几句台词。
简单得,就像平凡的一天。
却说尽了,一个人在世事翻滚中,
如何稳稳安放他自己。

看时全程嘴角疯狂上扬,几次笑出声。
因为,太懂役所广司的那种欢喜了。
看到树,看到光,看到一个个具体的人。
不紧不慢,偶有波澜。
也实实在在摸得到自己。

我一度以为,抬头看树,不再是一件重要的事。
曾经,阳光透过枝叶投下的斑驳倒影,总是磁石般吸引我的视线。
不过后来,我学会了飞速按下快门,然后酷酷走开。
仿佛那个动容的时刻,未曾发生。

其实我们的心底,会不会住着一个流浪汉?渴望像树枝一样迎向阳光,摊开生长。随周围人怎么形色,或眼色。

跃上自己破破的小车。
破没关系,这是自己的空间。
抽出一盒没几个人再听的磁带。
在自己的旋律中眉飞色舞。
手握方向盘,驶向自己的日常。

只要方向盘是自己掌控,
只要是自己选的bgm,
不管开什么破车,
都是在拍属于自己的公路片。

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工作。
打扫完也马上会有人弄脏。
但没关系,工作挣的除了钱,也是自尊。
最重要,是自己看得起自己。

通过维持一种生活的秩序感,
在无序嘈杂的世界里,建一个小屋子。
什么多余的东西都不放,
只容纳自己。

放下所有对未知的、不确定的焦虑,
无条件信任自己,
我只管感受这一刻。
下一刻,无论发生什么——
“没关系,有我在”
不指望别人来拯救,我有我自己。

批评声音也有一些,
觉得影片过分精致,以至于不像“劳动阶级”的......
会不会,我们对于获取“幸福”的成本,
有什么误解?

役所广司在接受采访时,
提到东京这座城市。
他说,在东京,只要你有钱,
你可以买到所有东西。
但为什么,好像很少有人真正满足?

自助机投一枚硬币,就能买到的罐装咖啡。
认真工作完,热气腾腾泡上一个澡。
钻进地下通道,吃烟火缭绕的铁板烧。
周末去家熟悉的老店,喝杯小酒。
与其悔恨,这辈子没搞明白的事情太多,
不如现在转身就去试试,
两片影子重叠,到底会不会更黑?
我们需要的物质,其实并不那么多。而幸福感的来源,
也在那极其有限的物质之外。

很爱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慰藉与平静。
那是再一次的提醒:
这世上,还是有很多人,
在意那些没有效益、甚是细微,可蕴藏着无限美感的小事。
这本身,就很有力量感。

最后,如果你也爱《完美的日子》我有另外2部日本电影,一并推荐给你: 是枝裕和《怪物》:人性,兽性,神性 三宅唱<黎明的一切> 明天,是新的一天。
也是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
抓紧它,因为,
除了此刻,我们一无所有。

(本文原发于公众号:看荐The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