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 时代的悲剧与命运

一、微观叙事,展现宏大主题
太监李莲英的视角来见证了光绪年间的重点事迹件,以慈禧为主线,如如北洋水师、百日维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等
李莲英作为慈禧身边的头号红人,虽未主宰时局,却全程参与,与每一件大事都脱不了干系。
二、小人物在大时代下的无奈与哀愁
一个人的命运始终是裹挟在时代的洪流里。历史碎片中,权倾一时的传奇人物,光鲜表象下也有的无奈与哀愁。虽然在慈禧旁边很得宠,但去北洋水师巡逻要低三下四给七爷泡脚、点烟;从李莲英她表侄女进宫被宠幸,最终没有名号,只能留在太后身边;他亲戚跑来想要自己的儿子变成和他一样的太监,他骂男的畜生就可以看出来,他的辛酸和经历。平时的他很是得宠,但也是要处处小心谨慎。李莲英成亲洞房当天,因为遭受阉割唤起了他的自卑与敏感,生气缺陷的悔恨。
三、影调交叠:诉说人物心境
回忆的部分用暖色调;现在的部分用的冷色调,与人物的处境恰恰温和。暖色调给人向上活泼的感觉,那时候李莲英正是受到太后宠幸的时候;冷色调给人阴沉之感,与李莲英当前处境相似。
四、封建时代:女性的悲剧命运
李莲英成婚时候,要钻被窝,最终因为没有下面而激怒李莲英,捶打又骂;珍妃作为皇上的妻子却一点点权利都没有,任由慈禧下命令将他扔进井中
五、展现“人性”:构建有血有肉的太监形象
一般的电影都是通过构建太监形象,展现了历史,传达了封建皇权和时代对他们的压迫、奴役和迫害,来呈现一种禁锢人的历史。的确太监群体作为封建皇权的奴隶和附属产物侧面展现着时代背景与历史真实。
而本片展现了李莲英的一生,及其塑造了李莲英对慈禧太后的“孝顺”与“忠诚”,同时也展现了他拥有“人性”的一面,比如对亲情方面同乡让小孩进宫当太监,李莲英大声斥责还打了小孩的父亲;在皇上被软禁时候,秘密安排光绪和皇后见面;为了给侄女一个好归宿将她带到宫内,但之后又痛哭流涕认为进宫毁了侄女的一生;同时,影片还展现了李莲英的恶毒,比如珍妃说自己怀孕三个月向李莲英求救时候,但李莲英默不作声,最后被扔到井内。
这部电影突破了以往电影对李莲英的一概片面化、极端化塑造,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富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