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内核的激烈撕扯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开场长镜头从《双重赔偿》的女主角变焦到本片女主,帕尔玛就已经在建立角色之间的联系。作为黑色电影中的重要角色形象,蛇蝎美人在银幕上不断被丰富、改写乃至颠覆。本片女主角在梦中的一系列行为是对这一经典形象的高度致敬:利用夫妻关系骗钱,而片名的致敬意图则更明显。
戛纳电影节偷钻石段落的调度延续《碟中谍》,情欲戏份让节奏松弛有度。同性情节的加入无疑使本片对蛇蝎美人形象的改写立竿见影,结合影片后面的情节来看,女主散发的吸引和诱惑是超越性别的,这种性魅力促成了盗宝、对男主做局的成功。问题是,蛇蝎美人的魅力本就具有模糊的性别特质,本片对于情欲戏的处理更是止于凝视,即重复“欲望工具化”,并没有瓦解颠覆乃至重塑犯罪过程中的性别权力。 在面对偷盗团队内部的矛盾时,女主角并没有释放出致命的危险性,选择留了队友的活口,而恰恰是这一背离的举动,引发了后续的一系列报复活动。这里表面上是对女主“蛇蝎”属性的消解,实际是帕尔玛电影剧本中惯常出现的粗糙处理,缺乏必要的的绝望觉醒或者权力反转铺垫。具体到本片,就是导演试图为蛇蝎美人去毒,却未赋予其新生的灵魂。
梦境现实之间的预演、分叉神似《绿窗艳影》《一个字头的诞生》,且导演已在电视机中的节目用一句“如果能预见未来,你会改变吗”点明。梦的启示性易与蝴蝶效应结合起来,创造出两种选择引出的两条路径这种故事模式。在《绿窗艳影》中,男主角在梦中走上了因落入情网而逐步失控走向崩溃的道路,梦醒后他毅然放弃了或将发生的艳遇,由此完成了朴素的道德劝诫。在《一个字头的诞生》中,一群人的两个彻底不同的前途都被拍出来,比较完整地展现了两条if线,结合算命的设定,很好地引出了宿命轮回的主题。本片在二次选择之后彻底成为了合家欢,利用项链勾连宿命感,如此一来,女主角蛇蝎美人的形象完全被颠覆,影片的黑色性被稀释殆尽。相比之下,朗让影片戛然而止无疑更高明,既然拍了就流俗,不拍便最好。
帕尔玛对黑色电影的致敬、重写与颠覆都发生在想象中,用华丽的调度和视听设计尽力维持一个梦,而这个梦却缺少足够的心理重量,关于怀疑或是堕落。在元素和符号的夹缝中,蛇蝎美人没有死去,也没有新生,不过是在不太平整的镜子又看见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