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液3》:以我的名字呼唤你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完《毒液:最后一舞》之后,用高情商的说法就是,“又是一个带数字的局,又是相似的隔离与对话,又是局长/将军一下就相信了来自外星生物讲述的故事”。
不过不同的是,这位哥的翅膀,哦不对,是黑色手足能与他一起对话并共生,那就是埃迪与毒液。
我确实一时间不知道应该形容这对哥俩了,漫才组合?双人脱口秀?还是相声?他们在是被追捕的路上逃亡,也是在有要去见到自由女神的公路上追寻。(颇有前几天我看《海绵宝宝:拯救比奇堡》的风格嘛,包括后来遇到一家人然后唱歌共度日常的设定也很相似)
是在这个过程中,才逐渐出现了类“世界系”的设定,那就是他们的(恋爱关系)决定了这个世界的生死存亡,“直到死亡将我们分离”的话一看就很“羁绊”嘛,但这个羁绊本身又裹挟了世界破坏的未来可能。毒液还发展出能看到未来的画面,并且直接传递给了埃迪——当然可喜的是,这条时间线并没有真正发生。
就说像不像《最终兵器彼女》吧。
至于说毒液热爱附身在不同生物上变成它的“凶萌”模样,与后面各种毒液共生体葫芦娃大战吞噬体的战斗形成一种奇怪的反差。
不过,我其实更多注意力集中在探索外星生物的马丁一家,他们的出场显得很突兀,退场也是如此。
由于51区部门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导致外星人只是以现象出现,却有很多人没有亲眼目睹或者忘记了曾经见到过的外星群体。
所以马丁一家开着车去往外星人高速公路上,就想看到外星人,以亲眼目睹的方式,他把外星人们当做一种可以远观的奇观,一路上就期待去发现来自异世界的生物。在开车的过程中伴随的各式插曲,给人一种永远在路上寻找求而不得的戈多感。
他们起到了一种将美国人对于外星人追寻浪潮的视野拉回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感觉,这是另一种风格的西部运动。他们来到51区的终点之后,由于当时已经做好了完全消除痕迹的工作,所以马丁大爷完成了他的“叶公好龙”之旅,一方面旅途结束了一无所获(虽然其实一路陪伴他们的埃迪就是外星人),另一方面一无所获似乎才是最幸福的结果。
站在马丁家人的视野来看,寻找外星人最好的结果就是找不到,而寻找过程本身才是意义。所以他们一路上不断唱歌,唤起了同行的埃迪与毒液对“脆弱的日常生活的珍惜感”,这也是2小时电影里难得出现的,没有大开大合的动作戏,只有路上相随的温馨场景。
当然,马丁的梦想还是实现了,他当做信仰的玄学“尼耶里卡”还真的存在,虽然他不知道,那就是共生体与人类孕育出的“法典”。编剧也贴心地给了马丁一家真正沉浸式零距离看到了外星人共生体与吞噬体之间的战斗,这当然是一场无害的战斗,因为53区的战士和科学家都被一口一个爆头了,这一家五口还是安然离开,突出一个惊险刺激——就像我今晚看得3D场一样,它仿佛就在你眼前,形成的纵深感将电影里的画面呈现出明显的中心透视主义,但这些投影本身又对观众不会带来真正的伤害。
但是我倒觉得与其遮蔽,不如加大幻想的力度。
早在鲍德里亚的论述里就已经谈到过了,超真实社会中遍布各处的赛博视觉,他们已经以真伪莫辨的方式出现在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各种视觉平面上,所以他才会说“海湾战争从未发生”。
其实这也是想象力不足/过剩之间形成的“电梯效应”带来的落差感,并且在这个裂隙中我们会看到凝视出现真空与主导权的争夺。
埃迪其实从一开始就无法逃离53区的全程监视,因为遍布各处又似乎锈迹斑斑的摄像头随时都可以通过ID识别的方式监控到他。
毒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法典本身就是一种生命融合后带来的被可视的追踪点,只要毒液与埃迪合体,就一定会出现这个被捕获的方位,那么远在千里万里之外的吞噬体就一定会发现。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似乎无论是监控还是吞噬体,都没有对周遭环境展开暴力破坏的诉求——那么吞噬体(与背后的邪神纳尔),和监视器(与背后的将军)其实在意识形态话语上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无论是埃迪还是毒液,其实都明白他们之间相处的时光已经进入倒计时,而毒液与陈太太那最后一舞,充满活力,看起来是主动暴露了自己的位置(这听起来很怪,毕竟毒液一开始在飞机上就说最好是不合体,不出来),也似乎暴露了智商——但既然命运让他和陈太太偶遇,这份“暂时的离别”真有可能是永远的诀别,那为何不舞一曲呢?
在电影最后几分钟,失去了毒液的埃迪做了两件事,一是假装自己的毒液老兄只是又一次宿醉,二是带着毒液最后的心愿去看到了自由女神像,这听起来真的非常“以我的名字呼唤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