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的两面

朱一龙在《志愿军存亡之战》中的表演十分亮眼。他没有用过多的表演技术去塑造李想这一角色,而是让观众感受到了一个活生生的李想。我相信在那段时间里,朱一龙成为了李想。
李想这个角色很简单,他对祖国和家人有纯粹而质朴的爱。但是这份纯粹且质朴的感情恰恰也是最复杂最难演绎的。李想有两面,在爸爸和妹妹面前的少年气,在部队里的成熟与可靠。成熟和少年气这明明是一组反义词,却让朱一龙在同一部电影里精准地呈现出来,并且毫不违和。面对许久未见的爸爸和第一次见面妹妹,他会撒娇,会臭屁,会有不宣于口的爱意。像所有年轻且明亮的小伙子一样。

但是一到战场上,他又是一营所有战士的主心骨,锋利且坚毅。

尤其是训话那一段,看到爸爸前来打招呼的轻快模样,和转身训话的坚毅,两个极致的样子完美地融合了。 李想少年气的一面拉进了与观众的距离,成熟坚毅的一面又让我肃然起敬。这两面在李想最后的时刻交汇在了一起。

李想最后牺牲的那一下我的眼泪反而止住了。哭是因为悲伤——作为观众我知道他本可以有更好的结局,比如抵近攻击的小战士。李想最后的牺牲我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壮烈——无论重来多少次他都会选择为祖国为人民献出他的生命!
© 本文版权归作者 Vanilla Sky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