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手哲学和道德底线,你站哪边?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极为欣喜地再次邂逅了这样一部电影,它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推荐给朋友,共享观影的乐趣。通过观众们的留言反馈,这部电影仿佛成了一面镜子,直接映照出每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辨识与处理能力。我尤为偏爱这类富含功能性思考的电影,它名为《职业杀手》。观影后,可以会问朋友:“你看完《职业杀手》有何感想?”若对方赞叹不已,认为即便杀手行为有违伦理,但他们最终能幸福相守实属难得,这便是直接的情感共鸣。而另一种观点可能是,尽管故事引人入胜,但难以接受两个杀手在无视道德谴责的同时,还借助诸多哲学与心理学理论为其行为辩护。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恰似社会经验的试金石,正是《职业杀手》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
观影之后,我首先肯定的是它在电影制作技术上的卓越表现。若技术不过关,观众难以沉浸其中,自然也无法引发上述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考。正是电影强大的情感引导力,促使观众分化出这些各异的观念。
接下来,我想探讨为何这两种观念的人群不仅存在,而且数量众多。首先,这部电影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写实作品。导演巧妙地在片头注明“基于真实人物故事”,却在片尾致敬:“一位未杀过人的卧底警察”,并称之为“世界上最冷静的人”。这种开头与结尾的微妙对比,若未能细细品味,便难以分辨故事的虚实。导演正是通过这样的手法,创造了一个看似真实的虚构世界,以此来考验观众的判断力。对于那些被故事深深吸引的观众而言,这种沉浸感并非他们的错,而是电影艺术魅力的体现。
当前影视行业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是试图煽动观众情绪。在与张大圣导演的映后交流会上,我提问时表达了对好莱坞电影中那种旨在改变观众观念的煽动手法的质疑。张大圣导演认为,电影作为艺术,应促使观众更加客观地思考,而非仅仅作为煽动工具。在《职业杀手》这部电影中,若观众被情节深深吸引,或许需要反思,是否因未将开头与结尾的字幕信息联系起来理解,而错失了关键线索。开头仅提及基于人物改编,结尾明确人物一生未犯杀戮。未能捕捉到这些微妙之处,或许是观众初心未定的表现。
1. 如何悄然侵蚀你的观念?
此外,若观众基于好莱坞爱情片的观赏习惯,先入为主地构建对爱情的理想化认知,则可能在观看《职业杀手》时产生误解,认同主角们虽犯下罪行却能幸福相守的观念。这实则是一个伪论证的过程,电影通过心理学、生理学等专业知识,逐步侵蚀观众的心理防线,测试其在何种情境下会感到不适。值得注意的是,电影并未直接展现暴力场景,而是通过渐进的方式,让观众逐渐感受到不适。
就我个人而言,当主角首次尝试伪装自己时,我便已感到不适。作为设计师,我深知着装对他人印象的影响,因此坚持穿职业装上班,以展现专业形象。当我看到他人也采用类似策略时,我能迅速识别其背后的意图。然而,在《职业杀手》中,即便得知警察原型人物是正面人物且未犯杀戮,仍有观众被情节牵引,这让我感慨这类人的纯真与易受影响。至于第二种观众,他们在观影后表示无法认同主角的关系,我认为这体现了他们的理性与独立思考能力,相较于第一类观众更为成熟。
今天是2024年9月26日,我的电影日记聚焦于《职业杀手》。谈及之前提到的两类观众,我现在想深入探讨的是与传媒内容生产和制作紧密相关的另一个核心观念。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内容创作者往往试图营造真实感。就像我常做的那样,当我的父母观看视频时,我会直接指出哪些是剧组的精心编排,有演员、剧本和后期制作,包括那些看似真实的幕后花絮。我甚至分享过一个视频,展示影视后期如何巧妙剪辑,将一碗普通面条的镜头转化为多个极具煽动性的短视频,以警示大家。
这很好地说明了一个问题:任何信息的制作与发布者都有其加工和引导的目的。包括我制作这个视频推荐电影,虽无经济动机,但确有其个人倾向。我的目的是希望大家在观看后能更加客观理性。关键在于,我们面对内容时,需时刻保持对其真实性的质疑,观察它是否写实。网络上不乏对此类内容的讨论,人们借助其他影视作品或理论来论证其合理性,这正是导演设下的陷阱之一。
2. 信息迷雾中的狩猎
实际上,观众很可能已落入导演的圈套。影片开头,男主角便明确指出历史上很多电影杀手形象为虚构,这是全片立论的基础。然而,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却往往忽略了这一关键信息,转而试图论证片中情节的合理性,这实为可怕。导演已明示一切皆为虚构,而你仍被其情节牵引,试图证明其真实性,这正中导演下怀。
因此,这整部电影实质上是一场关于信息加工能力的测试。导演在考验我们是否能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抽丝剥茧,提取出客观合理的部分,而非盲目跟从剧情的引导。因为所有关键信息都已巧妙地融入故事之中,等待有心人的发现。
有人将这部电影与科恩兄弟的作品相提并论,确实有其道理。科恩兄弟的作品常被外界誉为“反好莱坞”的典范。这种“反好莱坞”的特质,我在其他电影中也有所提及,它挑战了好莱坞电影追求的真实感叙事策略。好莱坞擅长利用这种真实感来增强故事的吸引力,甚至让人误以为是纪录片。比如大卫·芬奇的《社交网络》和本·阿弗莱克主演的《气垫传奇》,它们通过高度真实的呈现方式,让人难以分辨真伪。这种手法不仅吸引眼球,还巧妙地利用了公众对真实事件的关注来包装角色,确实耐人寻味。
3. 寓言中的现实隐喻
谈及好莱坞的故事创作,其剧本常常涉及虚构历史事件,进行歪曲或重新定义,仿佛在说:“别看历史书了,看我的演绎就行。”这种做法虽引人关注,但实则存在问题。此时,我想引入另一类文学形式——寓言故事,它与写实风格截然不同。寓言故事,如《西游记》,其特点在于明确的虚构性,让人一听便知非真。这类故事流畅有趣,同时蕴含着对现实的深刻隐喻和讽刺。观众或许初时未能完全领悟其深层含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寓言中的智慧与指导意义会逐渐显现,对现实生活产生积极影响。此外,藏族地区的《尸说新语》等作品,同样作为寓言故事的瑰宝,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与品味。
我想强调的是,文学领域明确区分了纪实文学与虚构文学,但电影并未明确作出这样的分类。通常,纪录片(documentary)被视为纪实类作品,而电影则普遍被视为虚构类。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为何观众在观看电影或电视剧后,会信以为真,甚至讨论其合理性?这反映出观众可能过度相信了这些虚构作品的真实性。科恩兄弟等导演正是利用这一点,意图消除观众对影视作品真实性的质疑。更有甚者,观看恐怖片如《死神来了》后,观众可能会因恐惧而避免某些行为,如乘坐飞机。这确实是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若影视作品定位为虚构,为何要让观众误以为真?这是否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对观众的误导?
以《职业杀手》为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部电影在真实与虚构之间游走,同时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写意风格。每当男主角在真实与虚假之间转换时,观众便会被带入一种类似“鬼娃娃效应”的迷幻状态,感受到他逐渐脱离现实的轨迹。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以其作品《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后》、《爱在午夜降临前》以及记录一个孩子成长的《少年时代》而闻名,他在处理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微妙关系上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他擅长捕捉人物内心的细腻情感,通过精妙的画面构图和剧情推进,构建出引人入胜的故事。在《职业杀手》中,他再次展现了这一高超技艺,旨在向观众传达一个深刻的道理。
4. 观众的信息素养试炼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来自不同的手机、镜头和角度。当传播者不具备足够的判断能力时,我们更需要培养自己的信息整合和求证能力,以免被误导。然而,这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仍然是一个需要努力提升的领域。
谈及这个盲区,我认为国家正在积极应对。回顾过去,我们曾塑造了许多无懈可击的天王级明星。而今,趋势已转变为让这些公众人物更加亲民,甚至展示一些“污点”,从而拉近与大众的距离。这一转变,实则是引导大家重新审视真实性的过程,让一切回归本真。
显然,众多创作者都在践行这一理念,《职业杀手》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在我看来,这部作品远超出了五分满分的标准,它超越了2023年的时代局限,展现出了前瞻性的价值。我相信,在未来五年乃至十年间,互联网用户都将面临提升信息分辨与识别能力的挑战。而当大家回望时,会发现《职业杀手》这样一部作品,早在2023年就提醒我们要保持独立思考,警惕伪论证的误导。
以上便是我对电影《职业杀手》的个人观感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