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霍局对小陆说:“小陆啊,人死了,一眨眼就没人关心了,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能给他们帮助的只有我们警察。”台词真好,说话的语气也真好,是朴素的职业使命,也充满人文深度——哪怕有再多困难,再多无可奈何,即便世人已经遗忘,为死者寻求正义,为社会除暴安良,就是警察的职责使命。正因为如此,我觉得最后的主旋律升华很合情合理没有突兀。这是近年来,以警方视角为主线的悬疑破案类型的国产剧最佳。
故事围绕一个多年未破的系列案件展开,主线紧凑。跨越十三年的时间,年份交叉、双线并行,但是各自交代清晰。剧本逻辑性强,没有硬伤,情节环环相扣、扑朔迷离,悬疑的氛围很足。特别是前十几集的剧情,节奏把握得非常好,嫌疑人一一进入视野,又一一解码排除,整个过程都精彩不乏力。后面在排除曲振翔、武小文的时候,个人感觉情节铺排稍微有点多,但总的来说,依然是瑕不掩瑜的好剧本。
喜欢这部剧的人物塑造,鲜明饱满,立得住脚。
在江北分局:霍局就是那种爱好舞文弄墨、有书香气质、包容宽厚的家长型领导,得知老卫要回来协助办案的时候,给他写了张“山高水长,别来无恙”的纸条,包括后来对陆行知说的这句话,人物形象一下就立稳了。老杜是幽默乐观、尽忠职守、特别擅长做群众工作的老民警。老朱个性直爽、有自己的脾气也很重情重义。老吕工作责任心强,技侦业务技术过硬,证据交给他绝对放心。卫峥嵘是那种经验丰富、脾气暴躁、独断专行、能拿捏小混混的职场老刑警。陆行知相对成长线,从初出茅庐的新人小伙,到经验丰富成熟的刑警队长,善于学习,敢于质疑和坚持己见。
关键人物出彩, 配角的群像感很强。张司城出场几个镜头就看得出人物的阴郁,表现出的自卑、畏缩、眼神回避。郭胜利虽然是黑社会老大,但是有情有义、讲原则守规矩,是条汉子,是被手下敬重的老大。曲振翔一心挣钱、不择手段,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姚乐、马成群、武小文,每个人都有比较立体的形象,编剧给他们分配了一定的笔墨,也用很恰当的方式展现了他们令人嗟叹的群像人生。年轻时的姚乐是一个有音乐梦想、邋遢寒酸的“南漂”,随着他喜欢的姑娘被杀害,他离开了这座城市,十三年后他回来开了音乐公司,抱着吉他在台上弹唱《追梦》(这里转场非常好),恍如隔梦,那是他悼念唯一照亮过他颓废人生的离歌。年轻时的马成群是个油腔滑调的二流子,十几年来干着炒房的买卖赚了不少钱,直到知道自己是父母捡来的,人生仿佛幡然醒悟“命都是捡来的,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呢”。武小文也是个不幸的人物,本来有着较好的家底和身世,但是命运不公使他变成一个游手好闲的混不吝,最后大火烧死在自家老宅,火里滚动的身影是他颠沛流离一生的悲哀缩影。好的群像戏能让人感受到世间百态,感受到人生如尘埃,他们的那些故事,就像泛黄的画面,一一浮起又一一消散,人和人的交集也是如此,人生不过是黄粱一梦。
女性角色塑造也很有意思,杨漫这个角色不同于普通的女性人物塑造,在这种剧里,她的观念很前卫、很有主见和智慧,人物内核很强。刘敏涛真的很像批发市场早出晚归的小商贩,很接地气,她和卫峥嵘的婚姻其实是不幸的,她把那种善良包容忍让演得很细。白晓芙这名字就很初恋白月光,人到中年依然有气质,左小青来演挺合适的,但她确实没有负起家庭的责任,太过理想化。
这部剧不管是在讲故事的强剧情上,还是在制作审美的文艺性方面,都做到了比较好的水平,可以说要强剧情有强剧情,要文艺性有文艺性。作为一个重庆人,看到那些熟悉的山水、街道甚至常路过的地方,真的太亲切太有好感了。前卫而老旧,开阔而逼仄,明媚而阴暗,重庆确实很有迷雾重重的悬疑文艺氛围,剧组勘景很准确了。 姚乐谈着吉他唱着《追梦》的转场、老卫过江索道十几年变迁的转场,配上BGM,汗毛竖立;剧情在每一个年份切换的时候都都算得上丝滑,线条清晰,其实这并不容易,是导演、摄影和剪辑功力的高度统一。再说配乐,无论是歌曲还是纯配乐,悬疑氛围烘托或是直接点剧情,都很优秀。演员们的表演都相当贴角色,演技沉浸感很强,自然又真实,赏心悦目。
两天看完,一气呵成,总之从各个维度来看,尘封十三载都是一部值得高分的剧,为这样有态度、有诚意、制作水平在线的剧组和班底,表示欣赏和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