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到大海去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的一些经历和周正是很相似的,但是电影真的给了我很多新的东西。
先以一个青少年的我的角度讲一下。
我情绪激动会讲不出话。加上父母贬低教育和脾气急躁,我慢慢拒绝交流。他们开始觉得我有病。 其实我和朋友是可以正常相处的,我知道我没病。
不过上高中之后,他们又说我没病了,因为生病意味着耽误学习时间。所以高中我不能继续是有病的了。 可是这个时候我却慢慢觉得我是不是真的有病。。。而且电影里王海洋非常喜欢摄影,可是他还是去开公交车了。我就想到我当时在父母洗脑下,慢慢放弃了自己的喜好理想。去做一个没病的好孩子。 可是即便没有逆反,但是他们也从来不满意。好像永远没有满意的时候。 那天我在看课桌上学长学姐留下的涂鸦,看见了一句[择其所爱,爱其所择]忽然就把我灵魂里不想屈服,不想低头,不想妥协那部分唤醒了。其实我从来就不想,那句话把我欠缺的一点点勇气填满了。
所以电影里那句我不是死子出来的时候我真的暴哭。我想到那时鼓起勇气去和父母说自己的想法,并且连续好几天,让父母看到了我的坚持。
最后父母虽然同意了,但是一直到现在他们其实依旧对我这个选择不满意,可是那又怎么样呢,我从未感觉自己像那天一样为了自己而活着。
并且甚至以后哪怕我有了成就,他们或许也还是会觉得不好,因为我已经偏离了他们对于好孩子定义的轨道。
当时看着周正不屈服,王战团那一句应该跪吗?真的狠狠敲在我的心上。
最后周正的一句不原谅我更是绷不住。我在外其实也很害怕和家里联系,很排斥抗拒。同时我又怀有深深的罪恶感。因为又爱又恨吧。
那句不原谅真的......让我释怀了很多,我能理解父母,我知道我们爱彼此,但是就是不原谅,也不能原谅。
不是都说小鱼小鱼快快游,四面八方是自由嘛,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大海。不被生活所卡住。
剩下的对女性角色塑造简单说两句吧
就是,里面的女性形象我觉得很好。电影不是完全聚焦在王战团和周正两个人身上的。而是在整个大家庭当中。里面的女性形象很立体,是那种特别真实的形象。
周正的父亲阴阳怪气说周正不知道随了谁。其实他自己一着急就口吃,却要把责任推到周正母亲身上。而周正的母亲和大姑也是一直一直尽力的做一个传统的好女人。
如果这个电影只讲王战团和周正那我觉得未免带了些恶臭的感觉。因为王战团有妻子有孩子,若是只讲他追求大海帮助周正,那我觉得我会骂。
因为身边有太多这样的男性,好像有自己的想法,丝毫不顾家里,尤其是你若是只想顾自己,却又要生孩子......难住一整个家庭,明明在家庭中隐形的是这些男性。最后要还歌颂这些男性,去完全把女性隐形掉那我会很恼怒。
但是电影里没有,你可以看的很立体的周正妈妈和大姑,你能感受到她们的难处,她们的辛苦和贡献。王战团也不是那种隐形和推脱责任的角色。
大姑她纠结犹豫却还是放弃把王战团送进精神病院,最后王战团自己选择进去,真的让我好想哭。
尤其大姑,她从来不是什么反派角色,真的塑造的很好。我看完之后觉得大姑真的特别特别特别好。
其实被卡住的又何止是王战团和周正,里面的大家似乎都被牢牢卡着。很多片段让我想到自己的爸妈。他们又何尝不是被卡住的......
真的希望都能到达属于自己的海。多自由一点。
(没写过什么长影评,,,只说了一些自己的感受,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