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既定轨道”遇到人生的crush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负负得正》观影后,在电影里找到的共鸣: 同阿开一样平淡人生,按部就班,一步步读书升学找工作。坐在格子间(办公室)里的阿开做着不感兴趣、没啥价值的工作,生活无聊到连吃食也就便利店饭团对付。生活无聊,人生空心……阿开想摆脱这样的状态,他行动了,染了蓝色头发(从改变外型开始),换了居住环境(和异性同租),但这本质上还无法改变那如常的孤独和无聊。但变数总归会来(客观的改变),遇到了crush——迷一样的小丽,生活开始不同,有陪伴、有性、有惊喜,生活开始有了激情和内容:开始自己做饭、拾起曾经的吉他(爱好)、愿意去了解他人、想要发展亲密关系…然而,小丽就像一个泡泡,美丽而又悬浮,给予短暂的快乐之后,一撮就破。泡泡破灭,美好完结,阿开开始挣扎否定、挑战抗争、直至自我和解,重新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拒绝母亲安排的相亲,画漫画,走出去看世界,回老家开沙滩饭店,再次遇到他的人生crush。 看完之后狠狠被共情到的点是“逃离既定轨道”,40+的中年人被按在了属于自己的剧本里:《工作家庭孩子》。然而没有出现美丽的“朱一龙泡泡”,闯进来的是一条“丑陋黑狗”:工作的变动(无价值感),青春期的孩子(情感冲突),失去支持的家庭(无助感),直接造成了近半年的焦虑抑郁状态。睁眼上班,又是如常的一天,甚至有时完全不想起来,想逃班(如此令人厌恶),想不回家(又会有焦虑和冲突),无法入睡(总是觉得无能和悲伤),但上班、回家、睡觉又是如此的必须,于是睁眼起床出门工作再回家。煎熬的日子身心备受折磨,无心外表(抓一件衣服就出门),无心飙升的体重(吃甜食零食安抚焦虑),无心爱好(躺床上刷手机)……状态就像个泡在浴缸里,想站起来但没力气,但又知道沉下去就会溺亡… 没有像电影里,阿开遇到小丽,外在带动内在的改变,作为一名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工作者,走上了觉察后接受咨询,尝试自我改变的道路上: 5月底提出了辞职,离开这个无法提供价值感但舒适的圈子。6,7月重回健身房去运动,和伙伴约着清晨去郊区骑行,关注饮食认真做饭进餐。8月开始衔接新的工作,抽空带老母亲去旅行爬山。至于青春期的孩子,相信他能有过好自己人生的能力,给他空间去自我安排。最后,电影里最最最感触的两句话: “社畜也有被拍的价值”:日常生活也值得被记录,旅行前去太古汇买了拇指运动相机,悄悄地记录未来的日常生活。 “钱等于自由”:想要更多的自由,“开源节流”选一个,努力搞钱,好好省钱。
感谢居老师带了的又一部好看,引发感触的电影,更感谢从18年开始一起入坑,每次包场看电影的小伙伴们,你们是我的crush,更是我重要的support,爱你们,更爱我自己。“七夕快乐”,致最爱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