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思考和理解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剧情梳理:家财万贯的父亲为了培养继承自己产业的接班人,从小给孩子制造与自己极度相似的贫苦的成长环境,并且在明里暗里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成功培养出了一个品学兼优、能力很强的孩子,但孩子想要的,不是被他设计好的人生,发现身边所有人给自己制造的“虚假”的世界后,去寻找自己的真实。 没看之前,在抖音微博刷到的内容大多是说鸡娃教育、没苦硬吃,看过之后,我觉得喜剧的背后,值得深思的地方太多了。 艺术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现实里大部分家庭不可能像电影里那么夸张,全家演戏甚至请很多教育家给孩子耳濡目染,无死角全方位监控分析,但家庭拮据,却愿意花钱让孩子上补习班、上好学校的大有人在,看孩子日记、想要掌握孩子所有情况的也不在少数,这些只是我能看到的冰山一角,没见过的肯定更多。 我觉得这些事情背后的动机不是望子成龙或者为你好可以解释的,更多的是,很多父母在试图把自己的“自我”加在孩子身上,教育出优秀的孩子,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实现他们自己的人生价值,电影中的父亲给我的感觉是:我非常厉害,所以我需要一个和我一样厉害的儿子来继承家业。 “你以为是我掌控了你的人生?!你也掌控着我们的人生!”(父亲说的,大概是这个意思,原句记不太清楚)这句话说得似乎没毛病,掌控孩子的同时,父亲和更多的人,也在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持一个谎言,但有意识地去操控别人,和被操控,完全是两个概念,将自我价值的实现,寄托在一个全然信任自己、但有独立人格的另一个人身上,我只觉得可笑荒谬。 不可预设、充满未知才是人生,没有人的人生应该是一个提前写好的剧本。 还有就是对于成功的定义,大儿子因不学无术被判定为无用,于是开始培养小号——马继业,含义一目了然的名字,从叫这个名字开始,他的人生似乎就已经被父母放进了既定的轨道,偶尔发生的意外也被强行“纠正”,最后,他如父母所愿成为了可以上清北大学的人才,而曾经想要成为跑步运动员的理想、适当娱乐的欲望,都变成的一次次有预谋的引导和教育,变成过往时光里不值一提的尘埃。 教出来这样一位孩子,无疑是成功的,以此可以得出父亲的教育方式非常正确的“结论”。可是偏偏孩子发现了真相,他感觉到了被操控,并且用自己的智慧——被身边所有人培养出来的智慧——戳穿了从小到大包围着他的谎言,做出了在所有人意料之外的选择。 世人眼里的荒唐选择,于他是自己真实的人生,他选择了去做想做的事情,做了真实的自己,即使在这件事里他并不拔尖,以后也许会有更多的磕磕碰碰,但这样的人生,是他想要的,就足够了,挣脱“预设”,找回自我,这对他而言算是成功。 再说说哥哥,我其实没太看明白其他人拼命阻止马继业发现真相、哥哥拼命往外跑的那段,最初看到后面他努力健身,以为是他嫉妒父亲对弟弟的重视,但从结局来看显然不是,登上山顶,或许是想证明自己,或许只是想去做这件事,但对他而言,这也是成功。 成功不应该只在于外界的眼光和看法,更不应该是另一个人的成功的附加价值,我认为只要是实现自我价值,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都可以算作成功。 最后捡水瓶的剧情,我的理解是,虽然知道自己的人生前半段是被严格控制的,但他并不怨恨,优秀给了他现在选择的自由,从前的生活对现在的他而言也是真实,所有以前发生的事情留下的痕迹,仍然会在他的生活里留下很多很多的印记,但他以后的人生,由自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