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继业最后捡起了瓶子,开心地奔跑在阳光下。

笑到最后发现笑不出来了,只余同情。是对我的同情。 是从什么时候感同身受的呢?从马继业被父母设计下肢麻痹,远离长跑梦想开始。我开始看到了我们彼此经历的相同部分,那是他第一次那么想完成的梦想。但是在父母眼里是不成熟的表现,轻而易举随之夭折,中间掺杂着欺骗。是我想起我第一次那么想考一个学校,以为离梦想一步之遥,但是不仅是被父母欺骗,也从那以后开始对人生命运的掌控的无力。一直到最后,上高中,大学,到毕业。我惊奇的发现,我真正地变成了小时候最讨厌的大人。是受潜移默化,是计算计较,是曾经自己觉得最可贵的感情,变成了现在衡量利弊时首先舍去的砝码。对自己的要求,好像也变成了,工作受不受别人尊敬,有没有面子,跟同龄人比有没有落后太远等等。这一刻我承认,打压教育成绩论教育的成功,曾经我嗤之以鼻的东西正变为我信奉的选择。 感谢世界还有电影,至少掀开卷帘门之后。发现真正踏足水中的时候,自我真实的感受,再没有任何别人的安排。只想花是花,树是树,我即我。
希望你能够抛却那些外在的,用于满足别人期望的,自身攀比的,真正去追寻自我。去追寻真正的自我。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