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里的花朵

电影里的生活就像张爱玲笔下“尘埃里开出的花朵”。
爱上一个人的欢喜,就如同卑微到尘埃里那朵怒放的小花。
不同的是,电影里的人爱上的,是生活本身。
看片名以为是枯燥的文艺片,没想到笑点还挺密,像吃惯了的家常菜一样老少皆宜。
那些家人之间不过分“热络”地相处,墙上用旧了随手就能拿到的苍蝇拍,兄妹间天生的嫌弃,旁观式的父爱,都像这个小城,像任何一个慢慢悠悠的小城一样,叫人因熟悉而舒服。
细节之处可见编剧的生活功底:四个人的饭桌上,只有一碗汤和一盘菜——太真实了!要知道多数影视剧里哪怕两个人在家里吃饭也是至少四菜一汤,但节省了一辈子的老年人做饭主打就是一个菜,太写实了。
逛超市时,母亲让儿子看豆瓣酱的有效期,然后在货架靠里的位置翻翻找找,这不正是我每次逛超市的真实写照吗?
那些坚持过最终还是被卖掉的书就像毫不费力就可以放弃的梦想,那些被挖掉烂处放回盘中的苹果就像我们始终还可以抢救一下的人生。
没有获得主流意义上的成功的人就是loser,这群在电影里拍电影的人就是“失败者联盟”,其实这些“失败者”,无非就是生活中的大多数,是镜子中的你自己。
电影里的主角只能是英雄、成功者、圆梦人吗?
感谢摄制组把镜头对准了生活中的普通人——在意生活细节、有沉睡的梦想和人间小爱、有血有肉、虚伪又善良的我们。不同于周氏幽默在底层中被碾压到毫无尊严的小人物,感谢导演,用平和的镜头语言,记录下普通人为梦想闪闪发光的时刻。这短短的、不同的、为梦想尝试的日子,便是我们忠于梦想的努力在尘埃中开出的小小花朵,虽然依旧渺小、苍白、让人忽视,但它独特的淡淡香味,足以隽永我们的整个人生。
妈妈做的家庭版冰棍、与年少暗恋的人街头吃面、穿背心终日瘫着大大咧咧的妹妹……满满是枝裕和的影子,虽然电影中为了力求圆满的一些安排让主角们少了一些人生中真实的遗憾,但完全不失为一部佳作。
时间匆匆不停,人生却可以。
走走停停,可以有遗憾,可以喘口气,可以不必全力以赴,也可以坚守住某个底线,这才是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