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勒泰-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啊

追完《我的阿勒泰》已经很久了,一直没时间写影评,但是这部剧带给我的感受和震撼却迟迟没有褪去,甚至我时不时打开巴太的4K高清大怼脸的视频,我都会感慨怎么会每一帧都拍的这么美,这么让人看不够。
但其实我喜欢这部剧不是因为巴太这个角色怎么迷人,而是它真的是一部质量优良的精品剧。其实巴太这个角色在整部剧里面占比并不是特别多,只是因为他出场的每一个镜头真的都是有效镜头,也真的都很惊艳,而且这部剧主旨想讲的内容也不是这个哈萨克的小伙子,也不是巴太和文秀的纯真初恋。
《我的阿勒泰》这部剧如果你没打开它绝对和你想象的不一样,至少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最开始我以为它是一部风景优美的文艺片,但没想到它的节奏和氛围特别欢快,打开2集之后完全被剧情和电影质感的拍摄吸引一集集追着看。这部剧以文艺女青年李文秀的女性视角展开,讲诉三代人和两个家庭对人生不同思考的故事。带给我最大触动的一句话就是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
李文秀是一个很平凡的小城市的女青年,有一个作家梦,喜欢写作,在大城市打工维持自己的生活。机缘巧合回到自己的家乡阿勒泰和她的妈妈张凤侠开启了一段夏牧场的生活体验。她的妈妈张凤侠就和她的名字一样是一个很有侠气活的很自由很洒脱的女性。现在我们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已经很少有这样的女性角色,尤其是这样的中年女性角色。其实很多时候女人接了婚生了孩子,经历过很多事之后对生活和人生的态度会和年轻时候截然不同,张凤侠和她的女儿就是两个很好的例子。
李文秀的性格就是表面上文文静静,在外人面前也有点害羞,还有点怂,张凤侠就是完全大大咧咧,无拘无束,自由自在,随性洒脱,我特别喜欢和欣赏这种性格的人。印象特别深的一段就是母女两个人有一段对话,李文秀因为帮张凤侠要账,巴太的爸爸把一只骆驼🐪给了她们先抵账,文秀觉得自己终于帮到妈妈要到账了,对她说:“你看我平时笨手笨脚的,关键的时候还是很有用的嘛”,张凤侠回答她:“啥叫有用?李文秀,生你下来是为了让你服务别人的?你看看这个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没有人用,它就这么待在草原上也很好嘛,自由自在的嘛!是不是?”
那一刻我相信不止是李文秀还有屏幕前的我们都一样受到了深深地震撼,因为我们从小到大接受到的教育都是在告诉我们要努力做一个有用的人,但很多时候这种无形的压力会束缚住年轻人的成长,很多我们真正感兴趣或者做的好的事情可能看起来并没有用,但享受到的自由和快乐是无价的,人生来被物化的太严重,已经忘了你本该有个自由的灵魂。
也是在这一刻文秀的内心发生了变化,然后紧接着有一场戏是所有女性在澡堂里洗澡,汉族人和哈萨克族人一起,不分你我,大家唱着歌,搓着澡,欢欢乐乐地享受了一个美妙的洗澡时光。这一幕拍的特别特别好,实际上这部剧里每一个场景你都感觉拍的好美好美,但这一幕是因为女性导演拍的和很多男性导演拍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大家一定要去看看,如果第一遍你没注意到,阿勒泰值得2刷3刷。文秀因为在这里的独特体验,文笔突飞猛进,写了很多之前没有写过的文字,她本来以为只有去北京去大城市才能实现自己的作家梦,没想到在阿勒泰这样的小地方,在草原上,在毡房里也一样可以写出好文章。
《我的阿勒泰》我最喜欢的女性角色除了张凤侠还有嫂子拖肯,这又是一个颠覆文学创作的女性角色,阿勒泰给我们塑造了太多优秀的经典的女性形象,而这些形象是真实存在的,却鲜少被现在的影视作品去凸显的。拖肯和文秀和张凤侠是完全不同的人,首先她是哈萨克族的女性,她有传统女性所有的优良品质又有现代女性的先进思想,她敢于为自己的幸福与传统做斗争。
巴太的哥哥死后她想改嫁,但是根据哈萨克族的传统改嫁可以但是孩子是要留在男方家里的,可拖肯的两个孩子还小根本离不开妈妈,而巴太的父亲又是一个非常固执的人,所以拖肯的这场斗争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我真的特别喜欢和心疼她,男人想去哪就去哪,但是我们女人要做饭、洗衣服、带孩子,哪里都去不了,我想要一块搓衣板但是我的男人到死都没有给我带回来,最终她终于遇到了一个愿意给她温暖和保护的男人,也愿意为了自己的幸福勇敢向前。
其实这部剧聊女性的困境和她们的内心强大聊的特别多,我特别喜欢这部剧对很多女性角色的刻画,包括文秀的奶奶,包括库兰,也包括很多女性形象的缩影。我印象很深刻的是第三集有一段戏,有一个很有才华的女性,她文笔很好,但是她要在家相夫教子,本来投了文稿后来放弃了写作的机会,而时空的另一边文秀也投了稿,后来得到了作品出版的机会。两个都是有写作潜力的女性,只是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未来的人生也不同,但没有哪一种选择是一定对的,只是每个每个女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一个房间。应该给自己留点兴趣和空间。我还特别喜欢的一幕就是三个女孩子去参加婚礼舞会,一路上她们在草原上摘木耳,吃牙胶,累了就坐在山坡上歇会,蹦蹦跳跳快快乐乐自由自在,看着小伙子们精彩的叼羊比赛,当然最帅的我的小叔子,巴太,那策马奔腾的样子犹如天神下凡。
巴太的每一场戏真的都让人太难忘了,第一集静静地给踏雪敷药,抚摸着马儿想着心事,在月光下,那淡淡的哀伤的眼神,一下就让这个角色蒙上了一层朦胧的梦幻的色彩。第三集他带文秀去挂马头,两个人坐在树上看着彩虹🌈,那一幕太美太美了,当然还有巴太那盛满星辰大海的眼睛👀,我特别喜欢导演把这种优美的场景拍的好似很日常化,没有那些旋转跳跃的情节也没有乱加的bgm,阿勒泰里的每一个配乐都特别特别好听,我记得有一慕应该是文秀她们刚转到夏牧场,然后文秀在搭帐篷⛺,远远地她看着一个人骑马向她走来,那一慕bgm一响巴太骑马缓缓出现,真的就跟天神下凡没区别,我鸡皮疙瘩瞬间就起来了。
整部剧描写文秀和巴太的爱情我最喜欢的两个地方,其实每一个地方都很喜欢,最爱的两场戏一个是巴太带文秀看踏雪进步,一个是白桦林表白。我第一次哭的最惨的一次就是看巴太带文秀在树林里看踏雪进步。当然前面舞会的地方就已经很好哭了,文秀看着巴太在月光下唱歌,那么美妙的歌声,那么美的一张脸,但是却和别的女孩子一起合唱,那一刻文秀眼眶通红,我感觉自己也要跟着文秀碎了,紧接着巴太就带她去看踏雪,分了一半的苹果🍎给自己心爱的女孩,文秀远远看着巴太骑马,但是一开始踏雪是不愿意的,它从受伤后就不愿意让人骑,但是巴太抚摸着踏雪说,我们不是说好了嘛,你看,这是我心爱的女孩,如果你不让我骑在心爱的人面前我会很丢脸的。那一刻我真的觉得这是我听过最动听的情话,尤其用哈萨克语讲的时候,我眼泪💧瞬间就下来了,这也是我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哈萨克语我喜欢你就是我清楚地看见你。当文秀在月光下远远看着巴太就是这句话最好的诠释。还有一次我记得也是文秀远远在草坪上看见了巴太,然后巴太策马扬鞭追赶着踏雪,哈哈,那一幕巴太的身姿也是妙绝。
白桦林表白那一场戏真的是纯爱天花板。没有人可以拒绝巴太那纯情小鹿🦌一般的眼神,但文秀接受巴太愿意留在草原上不仅仅是因为爱情,因为这里也一样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一样可以写作,我特别喜欢导演和编剧的这种表达,我喜欢你,但是我也是为了我自己,我可以为了我们的爱情努力,但我也会为了我的梦想努力。当文秀拿着巴太给她割的桦树皮在草原上自由奔跑的时候,那一刻真的太美了,那一刻的自由和快乐真的太让人难以忘怀了!
最后一集所有的矛盾和冲突都像失控后的踏雪一发不可收拾,其实我自己是觉得最后进展有点太快了,要是再有两集就好了,这样和前面的节奏会衔接的比较好,但是巴太射杀小马这一点我是完全理解的,这是前面就埋下的伏笔,甚至是从头到尾都埋下的伏笔,只是这样的结尾对巴太对踏雪对文秀来说都太痛太痛了,所以我看一次哭一次,真的不忍心,但是没办法,很多时候草原上就是有这么多不得已的突发情况,人与自然之间就是有矛盾和冲突,所以我们才要尊重大自然敬畏大自然。只是巴太的成长从这撕心裂肺的一刻开始真的太让人难受了。所以他才需要那么久的时间去抚平内心的伤痛,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和自己和解。因为他知道造成这一切的结果都是因为自己的原因,他没办法原谅他自己,而最终他也必须勇敢面对一切,再重新开始。
我觉得阿勒泰虽然不长但是把每一个角色都描写的活灵活现,每一个角色都让人印象深刻,包括蒙古族的奶奶,巴太的父亲,村主任,张凤侠的邻居们,完全就是一幅民族大融合的生活画卷,非常优美,它给我最大的心灵震撼就是那句话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啊。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面对生活的困境,人性的困境,年轻时有对未来的迷茫对梦想的追求,婚姻时有对生活琐事的厌倦,也有对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等经历很多事情后该如何保持自己的良好心态,如何给自己留空间,也许我们不会变得“著名”或“伟大”,可依然要继续冒险,继续改变,开阔眼界,拒绝被人践踏,拒绝墨守陈规。重要的是释放自我,不受限地找到自己的空间。人生终会面对求不得,生离死别,但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