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个地方叫开始

当公力救济不能的时候,往往私力救济的念头就会在受害人及其亲属的脑海中浮现,但无限度的私力救济伴随的总是违法犯罪的深渊。法治的背景和愿景总是好的,司法实务中却时常遇到这样那样的迟滞或阻力,现有的法律虽已大体覆盖到社会公正的方方面面,但总有法条不能穷举到的新业态和道德伦理,以致于那些不幸的受害者开始诉诸私力救济去实现自己的个体正义。究其根本就是施暴者底线和道德意识的缺失,社会治理绝不可以离开法治,私力救济纵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所谓的个体正义,但若去歌颂和倡导这种无限度的私力救济,必然会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个人并不绝对反对所谓的私力救济,在公力救济确实不能的情况下,诉诸私力救济确实可以是不可为而为之之选择,当然并不希望有任何人遭遇到这种不幸。我相信创作者并不是想要歌颂这种无限度的私力救济,而是想通过这样的表现形式来呼吁人性的良知,尊重个体的差异性,比法治更难的是德治,我想“无为而治,全凭良心”、“天下大同,美美与共”,应该也必然是每个人对未来生活的愿景。故而思想道德建设任重道远,每代人都该看到接受并努力改变现实的不堪,但求无愧于心。
实话实讲,这部片确实过瘾,施暴者的结局符合每个人心头的那杆秤。受害者的结局却总令人唏嘘,他们本不该过这样的人生,实现个体正义的结局对他们来说没有实质性的帮助,这也是无妄而为之的苦楚。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