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格一格绿豆汤

绿豆汤恰到好处地赚到我的眼泪。 就像某种和弦,从母亲煮绿豆汤时开始奏起,余音未绝,背影出现的那刻又缓慢地开始回响。 影片冷静、克制,又采撷了些苦涩幽默,最初以为是伍迪艾伦式话唠,在生活的流动中终于成为是枝裕和。 是向《步履不停》的致敬吧。 —— 没有戏剧冲突的生活如何架构?本片给了非常有意思的蒙太奇和多线叙事示范。 ◆第一场便铺垫戏中戏节奏,以快速场景切换和对话推动情节。 8分钟,主人公吴迪被迅速扔入一无所有的境地。作为一个骄傲的失败者,他与人生和解的故事开始了。 ◆而他回乡的生活始终是被审视的,一出《楚门的世界》。 但还是不能低头,他决定做一条有梦想的非咸鱼,搭个草台班子开启状况百出的拍戏。 于是出现三条叙事线,拍吴迪的记录片,吴迪拍的电影,影片展示的关于吴迪拍摄又被拍的故事。 当纪录片和电影交叉拍摄,表演和生活的界限逐渐模糊,生活却是比电影更戏剧化。 每条叙事线之外都是黑色幽默。 —— 第二幕结束时母亲的去世过于是枝裕和。 毫无预兆地丢出巨大危机,平地惊雷,故事里的人就这么平平淡淡地接受了。 情感冲突却在纪录片播出后到达顶峰,对比而言,虚构的电影反而真诚美好得格格不入。 母亲的睿智总让人想起树木希林,想念她那些人生回眸式的金句。 主人公被盗窃创意、被扭曲人生的长久煎熬,最终在母亲熬的绿豆汤中被抚慰。 “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就可以了。” 点了那么些人生真相。 —— 展示给别人看的是生活的剪辑,有人光鲜,有人落魄,而亲身经历的才是真实的生活。 放低自我,接受生活给的一切。 走走停停,再继续平凡地走下去,而已。 最后的彩蛋里,父亲的自述非常美妙: 很多人都没有成为想成为的那个人。 生活没有那么好,也没那么糟糕, 习惯就好。 但是—— 没有但是, 习惯就好。 (题外话:片尾曲很好听,心中翻腾着平淡的愁绪。但是,但是,尽管人生目标始终严肃,每天都在努力,但生活也从没对我客气。这就是生活吧,向着生活敬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