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勒泰》:草原之美,情感纷繁

刚看完《我的阿勒泰》最后一集,还沉浸在巴太失去踏雪的痛苦中。难受、酸涩、停不了的眼泪…… 这部剧,我等了半年多。半年以前,我已经去过一次阿勒泰,携着李娟的散文集。但作为游客的我,又怎么可能真正地感受到本土风貌。 先讲讲人物吧。李文秀,在大城市是个母亲口中的“怂包”,在她的身上,似乎看到了涉世未深的自己,茫然、无措、容易被骗。于是短暂地放下追求大前途的心,回到家人身边,获得了一种安稳的感觉。并且在之后的生活中,发觉自己的小地方也是需要生存智慧的。她或许是有些笨拙的,但她一直很纯粹地、坚定地走着自己的文学路。 张凤侠,生活态度豁达,有着自己的一套处事方式,游走于哈萨克族人之间,但她的眼中总是透露出沉重与忧郁,她爱自己死去的丈夫,并且很执着。广东仔的出现,让她把感情寄托在了他的身上,她爱他吗?我不觉得。她只是觉得他来了,他能够给她带来甜蜜的爱情,能够让她忘记失去爱人的痛苦。听闻广东仔的居心不良,她不是没有慌张,她只是想让自己笨一点,想逃避可能的恶果,她很清醒,但失去了判断的勇气。 巴太,马背上的少年,看似野性自由。但固执的父亲、酗酒而死的哥哥,注定了他的思想与行为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他仍然是保守家庭中出来的孩子,在他身上,有着许多无形的禁锢。最后出现的他,剪去了彰显个性的长发,在过安检的时候,和剧情开头他的父亲一样,不愿接受现代社会规则,我不知道这个转变代表着……是好是坏?可以肯定的是,他变得更加稳重与忧伤。 广东仔,凄惨的家境,市侩的作风,他很可怜,他对于张凤侠肯定是感恩的,但面对巨大的利益,受尽了苦的他绝对抵挡不了诱惑。就如张凤侠所说,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张凤侠虽然赚的是牧民们的钱,但她尊重对方,了解牧民们的生活,知道牧场对于他们而言有多么重要,这也是她的家,她栖息的地方。广东仔不同,阿勒泰于他而言,只是敛财的土地。 我很喜欢托肯这个角色,她是剧中有关描述当地女性处境的代表。与传统怨声载道的妇女不同,她保留着自己的纯粹与可爱。有着属于女性独有的母爱、善意、友好,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我觉得中国太需要这样的剧了,有着国内各地不同的大美风景与民俗习惯。每一方土地都哺育着不同的人民,但人类的情感是可以共通的。李文秀在大片广阔的草原上跳跃着,在长满鲜花的丛中睡着,是无数人向往的场景;马背上的巴太,充满生命力的存在,用一根木棍撩起一潭涟漪,用宽厚的手掌温柔地抚摸马儿,野性的外表下包裹着一颗纯净的心灵;舞会的男男女女们唱歌跳舞,是一个民族特有的庆祝方式。 阿勒泰的美景如画,剧情中夹杂着轻喜剧的元素,无疑让其更加生动。巴太让文秀不要轻易笑,会有很多男孩子喜欢;巴太向文秀表露心迹,下一秒却追起跑远的踏雪;看到其他男生搭话文秀,巴太故意借着酒意大喊文秀……每一个小点,都像汽水泡泡一样,一丝丝地在心口冒出,然后“砰”地灭掉,再生成。 前面有多美好,巴太亲手射死踏雪就有多痛。无比珍视的马儿,在危及人的性命之时,巴太不会犹豫。染红的天空,溅落在脸上的鲜血,马儿湿漉漉的眼眸,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突然。 《我的阿勒泰》,有着游牧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年长人与年轻人的思想观念摩擦、梦想与生活的选择、人与自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