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的立场,藏在“生孩子”当中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人间正道是沧桑》这个片子,是一部群像剧。只要是一部群像剧,那么编剧的态度,往往是潜藏的,必须通过一些细节,来猜测创作者的真实态度,或者说立场。
本文试图从生孩子的角度来考察作者的立场,或者能提供一些有意思的看法。
湖南杨家,杨老爷子生了仨孩子,哦不,是四个孩子。立仁、立华、立青、立秋。四个孩子,三个立场。
老大立仁,原来是个教书匠,KMT大右;
老二立华,KMT左,早年亲CCP,莫斯科回来后,与CCP亲和度下降,偏中立;
老三立青,从右向左,溜达了一圈,选了CCP;
老四立秋,没怎么选,就选了CCP。
显然,杨老爷子就是旧社会的化身了,四个孩子三条路,也就是上个世纪前半叶所谓的“革命探索”的几条主要道路。明白了这一点,你就能理解,为什么杨老爷子必须在上海解放的时候(被编剧安排)去世,因为几条道路的胜败,已经决出来了,旧社会正式结束了,所以代表旧社会的老爷子(应该)挂了。
没说的,杨老爷子是有生育能力的,与原配夫人生了三个,与续弦夫人生了一个。意思是,三条道路都是从旧社会的基底上生长出来的。
然而,三个大娃(毕竟片子结束的时候,立秋还小,还没到谈婚论嫁的时候)中,老大立仁,没孩子。爱过瞿霞,爱过林娥,但都没有结果。爱的可都是CCP哦,都没有结果。
老二立华,爱过旧军阀老董,怀了,流了,但再没有生育能力了(其实流了一次,不一定就会失去生育能力,但编剧就这么安排了);再爱CCP的瞿恩,爱情没有结果,更没有生育。
老三立青,哎,有孩子,跟师娘林娥,在片子快结束的时候生的。甚至后来生了一个还不止。
这是杨家,还有瞿家。很多人只关心杨家,忽略了瞿家,这是不合适的。
瞿家是纯纯的CCP,从瞿妈妈开始,儿子、女儿,都是,纯纯的血统。 瞿恩与另一位CCP成员林娥,一起生了一个孩子——费明。这个孩子出生不久,被立华收养了。
那么,分析了半天生孩子的事儿,想说啥?谁跟谁生不生孩子,有啥大不了的么?
哎,或许还大有关系。
孩子是什么?孩子是结果,是希望,是未来,是一切事业奋斗的目标!

对应到电视剧中,有孩子,就意味着有希望,就意味着编剧认为“好”,就意味着编剧认为“这样走下去有结果,有希望”,“这条道路,是好的”。没孩子,则反之。
再对应到具体人物中。
瞿妈妈(看看这称呼,“瞿妈妈”,妥妥的众人之母)有孩子,瞿恩、瞿霞。瞿恩,也有孩子。尽管没机会养,但至少生了。父母都是纯纯的CCP血统,根正苗红。可见CCP的道路是必然有未来的,是必然会结果的!
杨家老大立仁,断子绝孙。爱过的人都不爱他。死路一条。换句话说,在编剧看来,KMT大右的路,注定是没有结果的。即便是想跟人家——瞿、林,纯CCP——好,人家也不会跟你好的,死了这条心吧!
老二立华,也没属于自己的孩子,啥意思?意味着在编剧看来,KMT左,也是没有结果的。想跟旧军阀(老董)好,还想回到旧社会中去(老董跟杨老爷子极相类,立华语),可以啊,断子绝孙,永远不干净(失去生育能力),绝不会有结果;如果立华道路一定要有结果,必须回到纯纯的CCP道路上来——收养费明,这个纯纯的CCP血统的路子上来。
补一句,因为老董特宠费明,所以老董最后战场起义了。这是旧社会或者说旧军阀对CCP的最终(无奈)认可。另,老董也没孩子。可见,旧社会的老路,也是不会有结果的。
老三立青,根正苗红,选对了路子,故而避免了上述二位断子绝孙的道路,所以后代众多,大大的好!大大的有结果!大大的是出路!是未来!
所以,如何看待杨家和瞿家的关系?杨家就是旧社会,旧社会要再次生根发芽,要枝繁叶茂,子孙满堂,必须与瞿家(CCP)嫁接。不嫁接(立仁),或者说嫁接失败(立华),都是没有前途的;嫁接成功的,如立青,后代一个接着一个,如立秋,主动找前途,就找到了瞿妈妈家。
是不是有点意思?
一旦你理解了上述分析,你就拥有了一个脱离剧情来看片子的视角,就更能从一些片子表达的情感/情绪中脱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