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周处除三害》成功之处的讨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周六晚上看了最近大火的《周处除三害》,故事内容其实很简单,通缉榜排名第三的周处以为自己得了肺癌,在关圣帝君的指引下决定去自首,不想做个小人物的他决定先杀了榜一和榜二大哥的故事。 内容如此简单,为什么能掀起如此大的讨论度呢?我思考后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片名的隐喻和细节的把控 周处除三害作为一部分人耳熟能详的典故,是一个很好的电影标题。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后来他杀虎斩蛟,自己也改邪归正。正好契合了电影中周处杀死榜一榜二,最后自己心满意足自首的剧情。 同样的,电影的英文名字也下了一番功夫,《The Pig,The Snake,And The Pigeon》,直译过来分别是三种动物,猪、蛇、鸽子。 正好与电影中的三位罪犯对应,再整片中贪嗔痴一段也同样一一对应,鸽子对应贪得无厌的林禄和,骗人都不知道换张片子;嗔对应最像黑道的的香港仔,与陈桂林的第一次见面就是剑拔弩张;痴,也就是猪,对应着男主陈桂林,比人说他肺癌立马开始咳嗽,为死前干一票大的执著连杀无数人,不算普世意义的坏人,但足够偏执。 正片中也将这种隐喻铺垫到各处细节,小猪手表,补好的西服上小猪画片,香港仔手臂蛇的纹身,林禄和背后格子的纹身。 二、主角的复杂性 不得不承认,陈桂林的人物形象是本片成功的另一原因,出场即高光,一下拉起了观影人的兴趣。 阮经天出场高大魁梧,圆寸发型有些凶又有些憨,通过与金毛小弟的交谈,带出桂林仔的英勇事迹,他只是笑着吃盒饭,吃完后潇洒抹嘴,讲出他真正的名字,不是桂林仔,是陈桂林。我那时候跟金毛一样立刻成为他的迷弟。 挤开宽厚的肩背人群,淡定开枪。逃脱警察追踪时,在绿树之下畅快地跑吼叫,带着天真和戾气,开场就爱上了这个主角。 这个人物既简单又复杂,明明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黑社会但你却并不讨厌他,甚至会为他的死掉两滴眼泪。我认为这种魅力在于人物的复杂性。 这个人物身上有善良,面对小美,即便看到她不堪的一面依旧是尊重的,把车留给她,给她自由,自己拖着大包走回去。追杀他的警察陈灰,两个人每次肉搏都拳拳到肉,陈桂林弄瞎了他的一只眼睛,可放弃用钢丝勒死他,后来拿到了他的枪也不会杀他。拿医生的儿子威胁医生,可还关心小孩的健康。对吐黑水的小男孩满是关心,对被劫持的姑娘说谢谢,执行死刑时,比所有人都有礼貌。明明是个罪犯,但却有如此多人性中的闪光点,这些反差让这个角色有一种虽然坏,但并不是罪大恶极的感觉。 同时,陈桂林身上的天真,是另一个让人喜欢的点。榜一大哥忽悠他,他就真的觉得自己得到了救赎,整个人洋溢着开心与幸福,摸着头发满足地笑。阮经天的长相,眼睛下的小痣,都为这份纯真增色不少。 而这个人物的恶,比如杀人,只杀了黑社会和执迷不悟的人,还一再给教会的人生存的机会。该杀的人不放过,不该杀的不动,侠义的一面就出来了。 再来说说陈桂林与周处的不同,周处翻然悔悟,陈桂林会吗?起码在正片中我没看出来。从开头就能感受到陈桂林想要扬名的心,后来杀了榜一榜二之后自首,对着媒体铿锵有力地喊出自己的名字。那一刻我觉得陈桂林已经完成了他的人生课题,干一票大的,让每个人记住他的名字。 后来小美来探望他,虽然从他不断落下的泪珠中,我们感觉到了一丝酸辛,但最后从容赴死时,他的表情更多的是幸福和圆满。 这个“周处”是以死亡的方式完成了除三害,并不是翻然悔悟,重新做人。
三、无处不在的幽默荒诞感、爽感和小反转 整个片子无处不在的幽默感,让人在观影时没有过于压抑和血腥的感觉。 开场时,“有一天你们老大仙游了,我们也去给你们撑场面”,搞笑气氛就很足了,后来当着本人的面说桂林仔的光辉事迹也很搞笑。之后包括不断开合的灯,小弟们在楼下结账和等等来回更改都很有搞笑和荒诞感。 当然这种幽默感在陈桂林信了榜一大哥的鬼话,一边挨着打一边哭到崩溃时达到了顶峰。 爽感也拉到顶,从开始就知道陈桂林会成功,可陈桂林的成功每一步都把爽点拉的很足,明明有枪也要先进行一番肉搏,面对林禄和时卡弹的枪和在歌声中死去的人,美妙的构图有了暴力美学的味道。 影片最后医生肺癌的反转也很有意思,你觉得主人公是周处,其实周处的背后还有一只手,推动了剧情。 《周处除三害》将一个简单的小故事拍得很有看点,抛弃了宏大叙事和追求意义,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影片细节的呈现,我觉得这就是它会成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