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林=周处吗?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非常强悍的一部爽片,绝对是我2024最喜爱影片榜单top10。
(以下有剧透)
影片的英文名是"the Pig, the Snack and the Pigeon ",在藏传佛教中,这三种动物被视为三毒,分别对应着愚痴、嗔恨和贪欲。
在这个故事里,陈杀香港仔(象征蛇):用兽性。但恨总与爱交织。恨易除,与小美的依恋情愫却由此产生,再难消除。
陈杀林禄和(象征鸟):用神性。所谓“新造的人”不过是“假神”,杀掉一个有贪欲的“假神”,最好的方法便是——“我才是‘真神’,我才是你此刻信仰的天意”。而灵修会可怕的地方在于,一个人易杀,众信徒根深蒂固的欲念却难拔。
三号厅在影评中认为,“人性是短暂从陈桂林身体里剔除掉的”,“陈桂林从棺材里破土而出,我们已经无法用一个合理的眼光看待他,他此刻已脱离人的身份了”。这一点我并不认同。
陈(象征猪)最终自首:恰恰是因为人性。可人性才是最复杂的。
陈自首被押上警车前,记者问他你后悔吗,他兴高采烈地回答,“我叫陈桂林”。扬名的目的已达到,“除三害”的故事也本应结束,但并没有。在最后的20分钟里,小美为他剃须时他闭眼流泪,临刑前两句“对不起”的遗言,与他自首时的慨然形成鲜明对比。陈本以为必死的结局就在眼前,不如就成为灭妖之妖;却在自首后才得知,自己竟从未患癌。“向死而生”的起点是一个虚无的谎言,却让他走向了真实的死亡。如果没有这个起点,或许他就不会被判死刑。但如果没有这个起点,或许他也不会经历“十二因缘”。也许,人生就是生生灭灭、无端无尽、虚妄相续构成的幻化世界。
电影里似乎每个人都在自恋、意淫和幻想中,渴望救赎重获新生,再造新的自我。陈桂林不也是吗?——“关圣帝君在上,待我除尽世间魔,必躬身伏法,人间不再来”。
生死之间,不如直接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