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驰人生2观后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几年电影看的越来越少了。我不太关注热点,关注这些事物并没有让我拉进与这个社会的距离,反而更让我产生距离感。
但是韩寒,从读书时代起,我是有关注过的。从他的第一本备受好评也饱受争议的书《三重门》开始,到他成为一个知名的博客写手,以及日后进入电影行业,可谓是顺风顺水。不得不承认,他的确有一些让人欣赏的才华和品质。因此,我趁着春节闲暇,看了《飞驰人生2》。
按Steam上对游戏的评价标准,这部电影在网上的口碑也是多半好评。在观影之中,我全程缄默,忍不住向朋友抱怨:这像极了数十个短视频拼凑起来的合辑,难怪在场观众笑的这么大声,甚至省去了他们划屏幕的麻烦。
影片中主角有一个心结,也就是那个上一场比赛因为未找到的铅封而成绩作废与其失之交臂的冠军,并且因为这个不起眼却十分重要的铅封,他这几年来还要备受舆论的争议,质疑他违规。到了后来,连他自己也不确定他这个冠军成绩是否真实了。这个情节涉及似乎合乎逻辑也很合情理。更妙的是,他甚至隐喻了他出道以来,流言对其造成的困扰,以至于青年韩寒不得不晒稿自证清白。但在我看来,这实在是一个经不起推敲的情节设计。作为一个职业的竞技体育选手,对自己的赛车有无违规操作,应当有百分之百的信任。这是一个人对于自己职业素养和社会道德的认知,是基于事实的认知,这并不是所谓媒体舆论可以撼动的。除非他已经被折磨的精神失常,这就另当别论了,但从电影本身来看,张驰精神状况良好。所以这点看来,既然不追求组委会对成绩的改判,那寻回铅封是没有意义的。当然,如果你足够了解韩寒的话,人物的塑造一直是他写小说以来的通病,从来都是飘忽不定。为了电影情节设计而对基本人性的认知做出牺牲,这是某类短视频快餐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
小人物逆袭取胜的电影可谓数不胜数。毫无意外,电影里张驰最后创造了奇迹。暂且不从现实的眼光探讨低成本赛车加上恶劣天气和生疏的车技最终创造奇迹是否合理。因为我认为电影本身是可以适当夸张创造奇迹的难度的。但问题是,从电影剧本的角度,这样的奇迹竟然来的毫不费力,让人感觉只要你有心,再加上几个特写镜头,前一刻还在只求跑一下赛道的选手,立马翻身创造奇迹,这样的奇迹无论从电影小说还是成人童话的角度,都显得太廉价了,是无法让人信服的。而正是这种廉价,让整部电影在瞬间失去它本应最重要的东西。我们需要奇迹,需要一些信仰,但我们也接受有遗憾,因为遗憾并不能影响我对奇迹和信仰的追求。
当然,韩寒会抓住机会讽刺现实,比如那交钱上班的领航员。但这种无关紧要的台词设计,不过是把热搜上的嘲讽的梗再搬到荧屏上而已。
不否认这是一部成功的春节档商业片,因为电影院里的大人小孩都笑的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