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落的梧桐树,与褶皱深处的上海。

见到这期嘉宾是王小帅的时候,会想到高圆圆篇说如果小帅在就好了,这样他们就可以一起走过曾经熟悉的地方,聊聊关于拍摄的轶事。而当节目组请了王小帅,却把他邀请回出生地上海的时候,我其实是诧异的。 王小帅说他对于上海的感觉,其实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匆匆来过却又匆匆告别,也许辗转过多个城市后,对上海最熟悉的印象便只剩方言了。芝加哥学派的的代表帕克曾提出过“边际人”概念,他们把从远处迁徙而来的,试图进入另一个文化群体的人称之为“陌生人”,也就是异乡人。很多时候他们都处于很尴尬的处境,因为无论是在原生族群还是新加入的族群,他们都被看作陌生人。在某种程度上,王小帅也是陌生人。 而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他们在这里求学、发展、安家的同时,也在寻找着归属感,而这些异乡人的归属感,也许也来自于不同的东西,对于玫瑰来说,她的归属感来自于梧桐树以及每一片被剥落下来的树皮,它们代表着上海的历史,也代表着在上海的每一个他和她,而对于helen来说,她的归属感也许就是来自于身上的标签,那是上海所塑造的......这一期的上海篇,王小帅不像一个参与者,他始终没有介入哪一个故事,而是以一个记录者的角色记录着那些「异乡人」的故事。 感谢《何不秉烛游》在胡夏篇之后,又展现了属于上海的另外一面,就像那些在上海街头的梧桐树一样,每一片都能代表上海,而这集的节目,是繁华闹市后,藏在褶皱深处的上海。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