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丽身上暗含的东亚家长

陈小艺开头那段戏真的…不知道她在哪学的东亚家长的影子…… 其实在陈姐本人的生活中,无论是作为女儿时还是作为母亲时,秀丽这种类型的母亲是很陌生的,但是不知道她是怎么把握这个度的……
两个孩子养成了两个典型,一个是承担了太多期望,一个是遭受了太多忽视
对儿子
听他汇报好消息时是非常迫切的眼神


听完后又冷不丁地哭出来




然后上价值,从自己之前的付出与苦难来一串情绪绑架、道德绑架,把积极和谐的气氛硬生生打成低气压



(后面根据儿子和大姨的对话,其实妈妈这个灌输有让他怀疑自己
“我是不是不该出生”“我如果不出生,我妈是不是可以过得更好”)
她毋庸置疑是爱儿子的,但是这种爱沉浸在自己的付出与贡献中。
她强硬地让寄予自己期望的儿子必须承担她过去的苦难、必须接受她的付出。
她觉得自己牺牲的东西必须在儿子身上找补回来。
对女儿
她表现的态度是“结果不重要,努力了就行”


但其实这种态度是在暗示“我本来也没有对你抱什么期望”“你什么样子都行,我接受你不是因为尊重你,而是本来也没觉得你能做多好”。
这种态度其实更伤人,尤其是如果女儿是一个心气高的人……
她已经默认女儿是个没有天分的人,是没那么优秀的人



这个默认甚至可能都不是基于事实,而是基于“她认为”。
东亚家长潜意识里的打压,潜移默化暗示“你不行”“你让我失望”
但比起失望,女儿更怕的是母亲对自己不失望



她的偏心已经很明显,那番对女儿上学表现出的重男轻女也很明显


但是她坚决否认,声称自己一视同仁。



也许在她心里,她就是一视同仁的,因为她给两个孩子的标准不一样。
她觉得自己对儿子的标准是把他培养成自己心里的人才,对女儿的标准是凑凑合合过日子
她觉得这个都达到了,所以觉得自己对两个孩子是平等的。
然后这个儿子…虽然说了一些“清醒语录”,但总觉得他有一种既得利益者的冷漠,他的确比很多重男轻女中的弟弟做得好了,但是他也只是没有像妈妈一样忽视姐姐,其实也是接受着自己的利益,也永远理解不了姐姐心里的空虚。